“館陶艾草”成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日前,“館陶艾草”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標志著“館陶艾草”擁有了國字號地域身份證。這是館陶縣繼“館陶黑小麥”“館陶黃瓜”之后第三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館陶縣自古就有種艾、用艾的傳統,艾草被館陶百姓稱為“救命草”。相傳,養生鼻祖彭祖晚年曾在古館陶修行,教化百姓種植艾草,防病濟世,歷代相傳。因此,館陶艾草又稱“彭艾”。“彭艾”具備低碳循環、綠色環保、優質安全等特點,制出的艾絨具有絨線長、性溫味醇、呈土黃(青)色、灸時燃燒慢、穿透力強、燃燒后艾灰呈灰白色等優點。
近年來,館陶縣結合本地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著力打造“彭艾”產業,立足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統籌推進艾草種植、艾產品銷售、商貿流通等領域發展,實現行業間有效銜接。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館陶艾草”成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延伸閱讀
RELATED EXTENDED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