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大米”“惠東馬鈴薯”等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證明商標核準注冊公告,“龍門大米”“惠東馬鈴薯”“惠東仙人茶”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書。這標志著惠州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再次取得重大進展,有效推動本地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市鄉村振興、創建高標準國家知識產權強市注入新動能。
“龍門大米”品牌價值達12.9億元
近年來,惠州堅持以激勵知識產權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為目標,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為抓手,全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工作進行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8月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2年11月,“龍門大米”“惠東馬鈴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獲得注冊,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與保存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有效地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行業的發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也是一個地區的“名片”,是地方特色農產品的金字招牌,有利于提升地區的知名度,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龍門大米”產自惠州龍門縣,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龍門全縣水稻種植面積19525.27公頃,占耕地面積的100%,年產量達10.9萬噸,上市商品量達5萬多噸,年產值達到3億元以上,品牌價值12.9億元。“龍門大米”已成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市、縣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緊扣各部門有關地理標志政策,已制訂《“龍門大米”公用品牌建設方案》,啟動“龍門大米”地理標志區域品牌運用促進和推廣項目,聯動各部門和相關企業形成合力,打響“龍門大米”區域品牌,讓“龍門大米”香飄萬家。
“惠東馬鈴薯”年產值超7億元
據悉,“惠東馬鈴薯”于上世紀60年代引進惠東種植,得益于適宜的氣候、冬種春收的耕作時間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等利好因素,馬鈴薯種植業迅速發展壯大,已成為惠東縣重要的支柱產業。
目前,惠東全縣以經營馬鈴薯為主導產品的專業公司11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6家,馬鈴薯專業合作社13個,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量達32.5萬噸,年產值達7億元以上。2022年11月,“惠東馬鈴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核準注冊,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廣運用“惠東馬鈴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提升該品牌產品的附加值,維護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惠東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惠東仙人茶”系惠東縣知名特產,相傳已有1500多年歷史。早年僅有野生茶樹,改革開放以后,當地挖掘地方名優特產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使“惠東仙人茶”由野生狀態走向人工種植、規模生產,至今在惠東縣種植已超萬畝。“惠東仙人茶”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品質特點和功效,經濟效益好,吸引大批惠東茶農種植仙人茶。在市場上,惠東仙人茶每500克賣到2000元還供不應求,成為當地鄉村振興一大“抓手”。
2023年1月,“惠東仙人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核準注冊,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廣運用“惠東仙人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指導當地有關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帶動周邊茶農擴大種植面積,實現行業提質、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快產業化進程。
惠州將進一步加大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力度,提高我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及品牌培育能力,加強地理標志的使用和推廣,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及產品的示范引領作用,助推地理標志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產業向工業化、規模化發展,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通訊員陳媛
免費查詢商標:https://m.epbiao.com/zt/sbcx17/
專利查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權登記: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龍門大米”“惠東馬鈴薯”等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