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局罕見發布緊急預警!竟是因為...
上周,國家商標局發布了一則罕見的公告,引得國內廠商惴惴不安。消息稱一名外籍商人將120多個中國玩具企業的廠名及商標以個人名義在智利工業產權局(INAPI)申請注冊,一旦該商標注冊成功,或將影響我國相關廠商的產品進入智利及南美周邊國家市場。
要知道,商標局很少主動監測商標。此次發布海外商標搶注預警實屬罕見,大掌柜猜測可能是國家商標局與智利商標局之間達成的合作。
海外商標搶注亂象
此次海外搶注,是一名外籍商人注冊了120多個中國玩具企業的廠名及商標,雖然說是以個人名義,但是一名外籍商人想要了解那么多中國玩具企業的名字及商標,并不是易事,這背后恐怕還涉及到不小的商業競爭。
在海外搶注的案件中,主要有兩種類型:
(1)商業競爭
國內、甚至是國外的競爭對手了解到國內企業即將進入該國市場,擔心對手商品進入市場后會搶占其市場份額,為了阻止企業進入市場,將國內企業的核心商標搶先注冊,將企業擋在門外,形成貿易壁壘。
(2)被海外代理搶注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企業把商標授權國外經銷商或代理商,結果對品牌疏于監管,反被當地經銷商或代理商搶注了商標。并以搶注商標作為籌碼威脅企業,要求獲得該產品在該國的獨家代理權,以達到壟斷該國市場的目的。
據媒體報道,重慶鼎工機電公司的商標在巴基斯坦被合作多時的代理商搶注,并以此要挾重慶鼎工機電公司,要拿回商標在巴基斯坦的商標權,必須同意給予該代理商在巴基斯坦5年的獨家代理權。否則,該品牌產品將無法再進入該國市場進行銷售。最后,鼎工機電無奈妥協。
如何防范?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曾有超過80個商標在印度尼西亞被搶注,有近100個商標在日本被搶注。有近200個商標在澳大利亞被搶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取“注冊在先”的原則,即誰先在該國注冊商標,誰就擁有商標的專用權并得到該國的法律保護。
企業想要防范這種現象,只能從自身出發做好幾件事。
(1)明確商標權的歸屬
企業在與海外代理商建立合作關系的時候,最好在合同就明確商標權屬于自己,代理商不得擅自申請注冊當地的商標。
(2)市場未動,商標先行
在現在這個時代,企業走出海外的機會越來越多。而商標是品牌保護的核心,企業要真正走向國際化,開拓海外市場,首當其沖的就是進行海外商標注冊,這需要企業建立好自身的發展戰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3)建立商標預警機制
倘若企業的商標在海外遭遇搶注,企業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建立海外商標預警機制尤為重要。雖然這意味著一筆不小的花費,但對有志于向海外發展的企業來說,絕對是值得的。
企業進行全球商標監測,及時發現商標在海外被搶注的情況,在搶注商標正式核準注冊前果斷地采取制止措施,將搶注商標扼殺于搖籃。
知識產權保護的軟肋
境外商標搶注一直是海外知識產權的保護的軟肋。每年商標國外搶注案件超過100起,涉及化妝品、飲料、家電、服裝、文化等多個行業。此次商標局發布預警,并不尋常。智利外籍商人搶注的商標,大部分都進入了公告程序,企業還有機會提出異議。建議這120家被侵權的企業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海外侵權行為,不僅能夠降低維權成本,也能彰顯國內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切記市場未動,商標先行!各位老板們,趕快行動吧。一品標局商標雙享注冊,給予您知識產權全方位保護。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商標局罕見發布緊急預警!竟是因為...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