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連接供需雙方 一品威客將抓住機遇持續創新發展
“要提升平臺企業創新能力,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7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為平臺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發展力量,平臺經濟通過互聯網平臺將企業與消費者、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各方連接起來,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
早在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政策文件,針對平臺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和保障力度,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作為平臺企業,廈門一品威客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品威客)在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領域不斷進行創新實踐,打造兼具創意眾包、知識技能共享功能屬性的新型數字經濟平臺“一品威客網”,把需求方和服務商連接起來,提供創意交易服務,助力供需雙方發展。
有效連接供需雙方
一品威客網于2010年7月1日上線運營,交易的是創意產品及服務,屬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讓中小微企業雇主通過便捷的方式,得到專業、省時、省心的創意產品,讓服務商憑借知識、技能和智慧,賺取真金白銀,創新創業就業,是一品威客網的創辦初衷。”
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供需雙方實現便捷交易。一品威客網以共享經濟的發展模式,把創意需求方和服務商有效連接,一方面讓企業雇主實現設計、開發、視頻、文案、裝修、營銷等非核心業務的外包,幫企業節省大量的人力、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讓服務商可以承接更多任務項目,大大延伸服務距離。

目前,一品威客網提供的創意服務類型涵蓋300多個細項,不管是LOGO設計、動漫設計、工業設計,還是網站開發、軟件開發、裝修設計,VR拍攝、VR場景制作,亦或是文案策劃、營銷推廣、商標注冊、版權登記等,雇主都可以在平臺購買自己想要的創意服務。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品威客網擁有逾2527萬注冊用戶,其中買家(需求方、雇主)859萬、賣家(服務商)1668萬。而通過信息撮合、交易服務等綜合服務,一品威客網已先后幫助超百萬各類服務商實現在線就業創業、線上獲客數字化轉型、管理提升;幫助數百萬各類雇主找到了線上創意需求眾包、跨地域人才共享的便捷省錢發展之道。
促進人才交流共享
通過在商業模式、產品技術、平臺服務等多方面進行創新,一品威客網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其中就包括來自全國各地的服務商。而海量的優秀服務商匯聚,也為一品威客網創意交易市場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斷提升平臺服務能力和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鏈接服務商人才,構造新興經濟發源地。借助開放的互聯網,一品威客網鏈接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的千萬級創意設計、技術研發等領域的服務商人才,打造了“靈活用工”、“知識技能共享”等線上智慧經濟,能為企業獲取創意解決方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提供智力支撐。
融合發展,構建文化產業聚集地。一品威客網通過集合多要素資源,培育創意設計、軟件研發、人工智能、數字金融方面的人才,高效提升資源融通效率,促進文化創意、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為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平臺賦能,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通過線上一品威客網平臺結合線下孵化載體“一品創客”,一品威客高效整合服務資源,孵化科技企業,通過“創業孵化+成長加速+市場引導”于一體的陪伴式服務,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提升創新活力,打造區域創業高地。

截至2024年5月數據,一品威客在線下累計孵化創業團隊3300多家,孵化總人數超6000人。通過與臺灣各協會組織合作,批量導入臺灣成長型企業落地廈門,吸引臺灣創業青年團隊來廈創業,累計引進臺灣企業/團隊數達277家,吸引臺籍創業青年超520人。
抓住機遇持續創新
當前,國家一直在鼓勵平臺企業、平臺經濟發展。作為平臺企業中的一員,一品威客將抓住發展機遇,在時代的浪潮中持續創新,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強技術研發,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未來,一品威客將把創新點放在建立優質服務商旗艦店體系、研發軟件即服務(SaaS)系列工具、升級個性化任務推薦引擎、提供在線數字業務解決方案、創意和實物結合等方面,努力打造一個互利共贏、健康發展的創意服務生態圈,持續以創新驅動發展。
據了解,一品威客成立于2011年3月,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承擔單位、國家商務部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參與單位、國家發改委《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19)典型案例、國內知識技能共享行業團體標準發起者和制定者、福建省及廈門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有效連接供需雙方 一品威客將抓住機遇持續創新發展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