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防止商標惡意搶注
在當今商品經濟社會,搶注商標已經成為商界一種慣性動作,因為搶注了某種商標,就等于搶占了市場先機。然而,一些惡意搶注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不久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通告,依法打擊惡意搶注“冰墩墩”“谷愛凌”等商標注冊,對所涉429件商標注冊申請予以駁回,對已注冊的43件商標依職權主動宣告無效。
商標作為區分商品來源的標志,一直是商家用以吸引消費者和積累商譽的利器。但現實中,也有商家為了“搭便車”,將文體明星、電影角色名稱等注冊為商標。還有一些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囤積商標待價而沽的、傍名牌的行為,既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擾亂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商標惡意搶注等違法行為多發,原因之一在于商標注冊申請的低成本和低門檻。因此,商標注冊需提高門檻,加強監管。首先,需要在立法上進一步明確非正常商標申請及惡意搶注行為的特征及罰則;同時,必須提高商標申報門檻,讓商標代理機構、審查機構發揮作用,在申請提交、注冊審查等環節,加大對非正常或非善意商標申請行為的識別和攔截力度,讓商標注冊和使用事項正本清源,并對商標使用情況實行過程管理。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加強監管防止商標惡意搶注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