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對半導體LED提起“337調查”,指控專利侵權!
5月1日,美國公司Lighting Science等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LED產品、系統及其組件專利侵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惠州科銳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立達信光電有限公司為列名被申請人。
據統計,這是年內美企發起的第10起“337調查”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已經對華發起了6起“337調查”。中國已成為遭受“337調查”最多的國家,2018年涉及中國企業的“337調查”達到19起,占全年案件的比例為38%,后者創下2004年之后的新高。
此次“337調查”的申請方是美國Lighting Science公司(又稱“美國照明科學集團公司”或“LSG”)偕同其兩個美國子公司(Healthe,Incorporated及Global Value Lighting“GVL”)指控上述中國公司侵犯其8個美國專利,并要求普遍排除令的救濟。
資料顯示,2017年3月,LSG與木林森簽署合資協議成立Global Value Lighting(簡稱“GVL”),整合木林森的生產成本優勢為其提供自有品牌產品。依據LSG本次起訴狀的內容,木林森仍是該合資公司GVL的股東,而后者則是本次調查的申請方之一。
據悉,專利權人LSG是一家LED“解決方案”公司,號稱擁有400多項專利,實則被業內稱之為“專利蟑螂公司”。近年來其市場份額大幅減少,為了將專利技術轉換為收入,從2013年起到2017年間,LSG在美國向21家公司發起了一系列專利訴訟,其中15家企業與LSG達成和解,另外6家企業的訴訟案件因專利無效程序的推進而被暫停。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指出,美國“337調查”針對我國半導體照明及顯示企業的訴訟案件呈現出上升趨勢。LSG此次訴訟是希望能許可專利以取得許可費,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應訴企業要考慮不僅是應訴此次訴訟的成本,而更要考慮所謂的許可費是否與專利技術有對應的價值、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美企對華已經發起了10起“337調查”申請,分別涉及LED產品、含有PFS熒光粉的LED封裝產品、磁阻有氧訓練器材、塑膠地板、女性時尚服裝、食品加工設備、兒童背袋、光伏電池片、集成電路與半導體器件、牛磺酸。
行業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蜂起,中國取代了日本、韓國等,成為遭受“337調查”最多的國家。
更多專利資訊,請關注一品知識產權注冊商標查詢網,更多精彩等著你!一品提供商標免費查詢、商標注冊申請、專利申請、版權登記等綜合服務,為您的知識產權保駕護航。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美企對半導體LED提起“337調查”,指控專利侵權!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