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20年之久的商標遭遇搶注,耗時5年商標維權追回
號稱A股純正襪業第一股的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陷入了一場五年的商標糾紛。在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型升級過程中,由于對商標的不重視,遭他人“背后”襲擊,商標被搶注了,以至于公司陷入了被動的境地。
5年前,該公司已經使用20年之久的“健盛”字號,被人捷足先登,搶先注冊,“健盛”商標幾乎易主。而隨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一紙裁定書的下發,宣告健盛集團提起注冊商標無效宣告申請理由部分成立。健盛歷經近5年的商標維權之路才畫上句號。
五年的商標維權之路
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針織品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的上市公司,為全球知名的品牌如ADIDAS、PUMA、NEW BALANCE、FILA、TOMMY HILFIGER等以及全球知名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如優衣庫、迪卡儂、麥德龍、家樂福、無印良品等提供專業的襪品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
其實健盛集團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從一家小工廠發展成為如今全球較大的棉襪生產企業之一。這一次陷入商標之爭當中,也是始料不及、毫無防范之事。
當健盛集團開始在內銷市場進行戰略布局和規范性運作,再次重新審視商標價值時,卻驚訝地發現“為時已晚”。公司于2014年籌備上市(2015年1月27日在上交所上市),在首次公開募股期間,健盛集團發現自己所經營的襪類,已被王俊林成功搶注了“健盛、健盛織造”兩個商標。
由此,健盛集團歷時5年的商標維權路拉開序幕。
2014年2月,健盛集團第一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但因健盛提供的材料不充分等問題,申請被駁回,最終自然人王俊林成功獲得“健盛”25類商標的“襪”專用權。
2016年7月,健盛集團以多條證據,尤其以侵犯公司在先商號權為由,再次向解決商標爭議糾紛的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提起申述,申請希望商標評審委員會對王俊林獲得的第25類(襪)“健盛”商標進行無效宣告。
最終商標評審委員會通過多方了解情況后,裁定該商標無效。
商評委認為:
爭議商標的注冊構成對申請人在先商號權的損害,理由有兩點。一是申請人或其關聯公司在爭議商標注冊之日前,將“健盛”商號用在與爭議商標指定使用的“襪”等相同或類似商品上已在中國大陸市場范圍內經廣泛宣傳和使用,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申請人早在1994年開始連續使用,被申請人與申請人均為江浙一帶,理應知曉申請人商號。
敲響警鐘,商標不是一件小事
這一事件給健盛敲響了警鐘,“得到了教訓”。同時這件事也讓人引起深思,高速發展的襪業龍頭健盛為何會遭遇商標“被搶注”?
其實很多像健盛一樣的埋頭苦干的實業企業,由于對以商標為代表的無形資產不重視,遭遇他人“背后”襲擊,以至于自身陷入被動境地。這窘境既來于對商標知識產權的疏忽,也來自有人鉆市場空子,以此牟利。所以,還是那句話,商標還是越早注冊越好!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使用20年之久的商標遭遇搶注,耗時5年商標維權追回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