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殺”游戲火爆背后的商標權之爭
“天黑請閉眼,殺手請睜眼……”邏輯推理游戲“殺人游戲”從1999年起逐漸成為年輕人聚會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近幾年,這句經典的開場白漸漸被“天黑請閉眼,狼人請睜眼……”所替代。2017年,以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殺人游戲的井噴,也成為游戲行業創業與投資的新風口。其中,“狼人殺”三個字更是成為了2017年上半年游戲行業的關鍵詞之一,形成了線上的大爆發。
“狼人殺”因何火爆?
2017年3月,“狼人殺”的百度指數超過了6萬,達到歷史最高,其中移動端指數趨勢遠遠高于PC端。現在,打開App Store熱門搜索,“狼人殺”仍然高居熱搜第二位,僅次于騰訊的《王者榮耀》。是什么讓一款已經存在近10年的桌面游戲出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逆襲呢?
“狼人殺”百度指數趨勢圖
2015年6月,戰旗TV推出了一檔電競真人秀娛樂節目《Lying Man》,每期邀請多位電競明星參與以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殺人游戲,“狼人殺”的關注度由此開始提升。
2016年,熊貓 TV 和馬東的米未傳媒分別上線了電競真人秀《PandaKill》和《飯局的誘惑》,后者邀請眾多明星嘉賓、《奇葩說》選手一起參與以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殺人游戲,節目第一季在騰訊視頻的總播放量累計超過五億。“飯局的誘惑”熱播與“狼人殺”的百度指數增長密不可分。
在直播平臺和綜藝娛樂節目的推動下,以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殺人游戲一下“爆紅”成為資本追捧的對象,各類自詡為“狼人殺”的手游迅速引爆市場。從純語音,到語音+視頻各種形式的App,粗略一數,也有數十款之多。
目前App Store 免費榜排名靠前的有《狼人殺》、《飯局狼人殺》、《天天狼人殺》等。今年3月,上海假面科技公司的《狼人殺》App獲得數百萬元A輪融資,公司估值過億元;狼人殺(海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5月份獲得千萬元天使投資;歡聚時代旗下《歡樂狼人殺》也獲得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狼人殺”的融資消息今年上半年一直未間斷。
“狼人殺”一下子成了綜藝節目、游戲公司、直播平臺乃至投資機構的寵兒。然而在一片繁華背后,因“狼人殺”而產生的無序競爭、侵犯知識產權和商標權的行為日趨明顯。在厘清相關糾紛之前,我們先要了解“狼人殺”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
“狼人殺”從何而來?
想知道“狼人殺”從何而來,先來看看“殺人游戲”。1986年,莫斯科大學心理學系的迪米特里·達維多夫發明了一種警察與殺手互猜身份的游戲,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殺人游戲”。“殺人游戲”從一開始就只有核心規則得到了確定,本身是一款開源游戲。
1990年以后,“殺人游戲”逐漸傳播到了歐洲,隨后到了美國,在每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根據各自文化背景“演化”出了新的內容。
1997年,美國人安德魯·普洛特金將“殺人游戲”與美國特有的“狼人傳說”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最早的以狼人文化為背景的殺人游戲(以下簡稱:狼人游戲)。“狼人游戲”在“殺人游戲”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角色,賦予了更多的游戲性。在此之后,眾多桌游設計公司紛紛開發出自己的“狼人游戲”。法國公司Asmodee推出桌游《The Werewolves of Miller’s Hollow》;Looney labs出品《Are You a Werewolf》;意大利桌游公司Davinci出品的《Lupus in Yabula》等等。雖然游戲規則、主題都差不多,但游戲名字和角色的美術風格都有各自的特色。
說到這里,“狼人游戲”和“狼人殺”又是什么關系呢?據了解,“狼人殺”是由北京大魔王桌游俱樂部在2009年出品的一款“狼人游戲”,并且于2010年申請了注冊商標,屬于狼人游戲的一個特定桌游產品。“狼人殺”在國際通用規則上增加了很多更適合中國玩家的角色形象和玩法,如炸彈人等角色。因此,“狼人殺”本身并不是同類型游戲的通用名稱。事實上,游戲市場上也存在有大量的“狼人游戲”并不以“狼人殺”為名,如重慶海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手游《推理學院》等。
“狼人殺”商標權之爭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隨著市場規模與用戶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游戲市場尤其是手游市場,與此同時,商標權爭奪及侵權案件亦隨之大量出現。
目前在手游市場,一些公司利用手游生命周期短、訴訟周期長、侵權成本低的特點,通過商標侵權、游戲“換皮”等方式大肆蹭爆款游戲的熱點,維權公司通過發侵權告知函、行政投訴、司法訴訟等方式,時間長、成本高。例如,金庸武俠作品曾經在游戲行業刮起手游維權風暴,經典游戲《捕魚達人》也曾陷商標迷局。抄襲、擅自使用無版權作品、不明確的商標歸屬等都會引發訴訟混戰,極大地消耗游戲公司的人力物力,最終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
陰永珂介紹,“狼人殺”作為一款桌游的特定名稱,由北京大魔王桌游吧所屬的運營管理公司北京華彩天成數字圖像技術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第28類商品上申請注冊了第8261275號“狼人殺”商標,并于2010年9月28日在百度百科創建了“狼人殺”百科詞條,給“狼人殺”架構了一個新的世界觀。桌游的電子化改編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蘋果的應用商店專門設置桌游類別,目的就是鼓勵桌游的電子化改編。桌游在某種程度上也屬于出版物的一種,就像一部小說,如果要改編成電影必須要先獲得改編權。因此公司在2015年確定“狼人殺”的版權歸屬后就爭取獲得了正式合法授權,而隨著合作的深入,公司又啟動了品牌收購程序。
通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網站查詢得知,華彩天成注冊的第28類商標已經轉移到游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名下,核準使用在“麻將牌;木偶;拼圖玩具;棋;棋類游戲”等商品上。2016年4月12日,游星公司又提交了第35、16、41、42、9類的商標申請。截至到目前,網站上關于“狼人殺”的商標申請可以檢索到62項,涉及公司12家,游星公司關于“狼人殺”的關聯商標總共申請了有20多項,圍繞“狼人殺”的商標搶奪已經進入白熱化。
最早注冊的第28類“狼人殺”商標從2017年3月開始,被申請“撤銷連續三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7次,申請“無效宣告”3次,目前處于“撤銷/無效宣告申請審查中”。“狼人殺”在第9、41、42類的商標申請尤為激烈,這也正是和游戲行業密切相關的。第9類為“計算機游戲軟件,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商品;第41類為“在計算機網絡上提供在線游戲”;第42類為“計算機軟件設計、網站服務”。
陰永珂表示, 2017年初,“狼人殺”在資本和市場的推動下爆火后,公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維權。由于多家“狼人游戲”的命名中包含“狼人殺”文字,導致“狼人殺”商標出現泛化跡象,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通過發函和向平臺投訴等方式向多家游戲運營方和平臺方主張“狼人殺”的商標權利,現階段取得的成果包括與部分游戲運營方達成授權和解,以及向蘋果商店申訴下架了七八款侵權產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中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均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允天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許燕妹對于此類情況表示,從“狼人殺”游戲的命名由來和發展沿革可以確定的幾個基本事實,即“狼人殺”并不是狼人游戲的通用名稱,在第28類棋牌商品上有相對穩定的商標權利,在第9類、41類的在線游戲相關軟件和服務上也有在先使用,“狼人殺”商標與西安云睿公司的游戲卡牌及在線游戲之間存在合法的對應關系。盡管商標注冊的類別存在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狼人殺”桌游與手游在游戲內容上的對應及當前桌游的電子化改編的普遍化,線上與線下游戲相關商品/服務類別的關聯程度較高,使用“狼人殺”的手游仍存在與同名桌游混淆、侵權爭議空間。雖然由于綜藝節目、直播平臺的推動下造成“狼人殺”游戲的意外火爆及部分泛化使用,但該游戲名稱尚未泛化成狼人游戲的通用名稱,且權利人并不存在怠于維權的情況,也在切實通過維權不斷實現品牌的重新鞏固。因此目前要定論“狼人殺”在線上游戲上并無商標權利和權利人恐怕還為時尚早。
游戲市場商標侵權案件頻發,一方面是因為游戲市場利潤巨大有足夠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對游戲侵權認定的模糊性和困難性。游戲侵權手段多樣化且具有隱蔽性,往往涉及到侵犯權利人對已有作品的著作權、商標權或以不正當競爭等手段損害正規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國家與泛娛樂行業日漸重視知識產權的時代大背景下,當前游戲市場中的參與者隨時會面臨知識產權的挑戰:權利人如何合法維權、如何確定權益邊界、競爭者以何種姿態參與競爭、如何回避風險等等,都是值得慎重考量的問題。處在風口上的“狼人殺”的商標之爭,相信也會為游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新的法律范本。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狼人殺”游戲火爆背后的商標權之爭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