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終于坐不住了,為商標權首度發聲求和?
紅牛商標權之爭鬧得沸沸揚揚,兩方爭持不下,就連紅牛的包裝商,零售商也被卷入,紅牛的未來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外人很難看清走向。昨日,中國紅牛和華彬集團終于站出來發布聲明。
耐人尋味的是,這是華彬集團首度承認與泰國天絲(紅牛商標持有者)的糾紛仍然存在。
在聲明中,華彬集團先是提到“中國紅牛主要由嚴彬和許書標合作創立,泰國紅牛無視華彬集團合法經營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嚴重背離歷史與事實,是不客觀的。 ”
隨后又稱“華彬集團從未關閉過合作的大門”、“華彬集團一直以積極促成合作的態度和泰國天絲方面溝通”。
這種軟硬兼施回應聲明,恐怕是因為輿論壓力不斷增大,使得中國紅牛不得不走到臺前來處理問題,這種不得已來自于輿論對市場造成沖擊,長期以往對品牌造成傷害。
對于華彬集團來說,似乎還是更希望以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
爭議初始
在2009年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天絲授權中國紅牛使用紅牛商標(僅限中國大陸)至2016年10月。雙方之后不再續約,也就是說在2016年10月以后生產的紅牛飲料都屬于非法生產。
泰國天絲方面稱,一直以來希望與嚴彬達成公平友好的解決方案,但其一直不予理會,許氏家族方面深感失望,因此最終訴諸法律。而自去年商標到期后,華彬集團就沒有資格繼續生產紅牛。
但嚴彬堅稱,“我很確定能夠取得商標使用權”,還說到“:“我在中國市場廣告和工廠中投入了全部的資金。這才是我要最關心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人說紅牛是嚴彬的。”
解不開的結
華彬集團求和的背后,是泰國天絲的步步緊逼。從“商標授權到期”問題爆發沖突以來,泰國天絲一直都非常的強硬。從側面爭奪,逐步全面開戰,已經向中國紅牛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全面起訴,準備將中國紅牛一網打盡。
這種強硬并非沒有道理,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之間的商標許可協議確實已經過期,且未續期。在法律上,泰國天絲有足夠的證據堅持自己的立場。
中國紅牛也并非毫無準備,在2016年年底推出了新的功能飲料“戰馬”,被外界視為已經做好丟掉“紅牛”商標的準備,但其銷售量并不佳,難以和“紅牛”相比,更不用說在丟掉“紅牛”后發揮代替“紅牛”的作用,這也決定華彬集團在這場糾紛中的弱勢地位。
雖然泰國天絲態度強硬,但這場博弈中,很難說誰是真正的勝利者。泰國天絲強調在中國有自己的生產運作,也打算加大投資,致力于中國市場。可是一旦失去中國紅牛經營多年的銷售渠道,紅牛能否鞏固自己的老大地位就不好說了。
兩方都有弱點,卻都不肯放棄商業利益。這份聲明能否化解當前的僵局,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紅牛成棄子?
這場拉鋸戰對紅牛的造成的影響非常明顯,商標糾紛爆發后,2016年,紅牛銷售額從234億下降到221億,2017年銷售目標也降為160億元。
如今“紅牛”糾紛難斷,雙方卻又各懷心思,私下培養代替品。
除了中國紅牛推出的“戰馬”外,泰國天絲在2014年曾進入中國市場,成立瑞步飲料有限公司,但其產品并未大量投入中國市場。天絲CEO直言,泰國天絲會增加多個功能飲料品牌,意味著紅牛不再是唯一的“嫡子”。
紅牛市場的受損已成事實,如果雙方最后還是不能達成和解,“紅牛”也將成為斗爭的犧牲品,因為其市場不僅會被雙方重新培育的品牌瓜分,也會被市場上其他功能飲料品牌侵蝕。
前車之鑒
許多人說,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的商標糾紛,像極了王老吉與加多寶。
一方面,都是合同到期后引發的利益之爭。另一方面,加多寶通過行賄的方式以極低的價格換取合同續簽,而中國紅牛之父嚴彬通過合資公司及其個人控制的其他公司比如北京朗臣飲料有限公司,在泰國天絲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搶注了數以百計的紅牛商標和外觀專利,雖然最后在泰國天絲的要求下已經全部交還,但對嚴彬的信任也產生了裂痕。
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官司之爭持續了5年之久,帶來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整個涼茶市場開始走向衰落。而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之間的利益爭奪戰,要比前者激烈的多,也要復雜的多。
從品牌以及行業的長遠發展看,雙方應該吸取王老吉與加多寶的教訓,談妥一個折中條件,繼續合作。
一方面,泰國天絲并不懂中國市場,不管是再找一個合作伙伴,還是自己經營,想要延續紅牛在中國市場的輝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當前中國市場的競爭環境與往日已不可比,競爭對手環伺周圍。
另外一方面,華彬集團在中國市場經營多年,失去紅牛也無異于是一場重創。
這起案件為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在使用商標授權過程中,企業要逐漸培養起自己的品牌,提升商標品牌意識,防止為他人做嫁衣。同時也要遵守契約精神,避免破壞雙方信任基礎。更多商標權案例,盡在一品標局商標權專題:http://www.huipinxiu.net/special/shangbiao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中國紅牛終于坐不住了,為商標權首度發聲求和?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