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應該如何維權處理
商標,是一個企業商品區別于其他企業商品的身份標志,分為注冊商標和非,代表一個企業的形象和信譽。那么,遭遇假冒注冊商標應該怎么做維權處理呢?
一、侵犯的處理
侵犯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應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對侵犯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繳并銷毀侵權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
(4)收繳直接專門用于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并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對侵犯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專用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侵犯專用權構成犯罪的,應承擔刑事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93年2月22日通過的《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作了如下規定:
1、未經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相同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銷售明知是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標識,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3、企業事業單位犯前兩條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兩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侵犯未對策
未經注冊的,不享有專用權,但是,也并不意味著完全不受法律保護。
如果是未注冊的屬于馳名,其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可向工商部門舉報或向法院起訴。如果只是使用在先并具有一定影響,他人仿冒你的并注冊的,可自該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請求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假冒注冊商標應該如何維權處理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