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快訊:上海杰獅取得一種集成式感知裝置專利;珠海天威飛馬取得碳粉盒及打印機專利
? 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正籌建“未來產業知識產權研究院”
日前,在深圳南山區科技園,一場涉及智能穿戴設備核心算法的商業秘密糾紛,通過深圳市場監管部門設立的商業秘密保護站,僅用48小時便完成取證固證。在標準引領下,深圳市已構建多層次、多維度商業秘密保護公共服務體系,授牌28家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站,建立11個商業秘密保護園區。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深圳在國家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中連續五年蟬聯優秀,快速協同保護工作考核更實現“三連冠”。這座以創新為基因的城市,正在構建全鏈條保護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先行示范: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深圳范式
2023年4月,深圳市獲批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近年來,深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創新動能更加強勁、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指標連續三年全省第一,專利授權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多項核心指標居全國前列。
尤其是“20+8”產業集群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儲備不斷增強,完成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利盤點1.7萬件,推動190家企業納入廣東省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指導614家企業備案專利產品,依托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促成知識產權交易、知識產權金融等業務金額合計18.48億元。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累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2.63萬件,連續20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累計國內專利授權量209.83萬件,連續6年居全國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商標注冊量19萬件,居全國第一;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04.28件,為全國平均水平8.08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全球創新指數(GII)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
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宋洋認為,知識產權是科技創新的“第一動力”,深圳通過特區立法權出臺《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等法規,為民營科技企業崛起和高新技術產業騰飛注入活力。
技術賦能:構建數字化保護新生態
深圳灣畔,大疆創新的專利工程師通過“鴻蒙協同云”平臺實時監測到某跨境電商平臺上出現疑似專利侵權產品,從取證到完成跨境維權僅用72小時。當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正經歷深刻變革: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治理,從單一執法邁向多元共治。
區塊鏈存證平臺實現突破。據了解,騰訊牽頭的“至信鏈”已為3.5萬件電子證據提供司法存證服務,南山法院審理的某智能家居專利案中,區塊鏈存證技術使舉證時間縮短80%。深圳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數據顯示,電子存證使用率從2019年的12%躍升至2023年的68%。
AI預警系統的實戰應用方面,比亞迪構建的專利預警系統,通過機器學習分析全球專利數據,2023年提前預警技術侵權風險23次,避免經濟損失超5億元。深圳海關應用的“慧眼”系統,近三年查獲侵權貨物1.2萬批次,貨值達4.3億元,查獲準確率提升至92%。
聚焦前沿:筑起商業秘密保護立體網絡
深圳市在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站建設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基地—工作站—園區”三級立體化服務網絡。
截至2024年,深圳市已累計授牌兩批共28家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站,建立11個商業秘密保護園區,覆蓋重點行業和區域,包括深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機構。工作站依托“廣東深圳(南山)商業秘密保護基地”和全省首個涉外商業秘密保護基地,聚焦新材料、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針對生物醫藥產業,深圳出臺全國首個《生物醫藥領域商業秘密保護指南》,明確實驗數據、工藝流程等23項核心要素保護標準。邁瑞醫療據此建立“四級保密管理體系”,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率下降40%。
2025年,深圳計劃實現全市11個區“綜合服務基地、志愿服務隊”全覆蓋,并累計建成50個以上工作站,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
國際接軌:打造全球保護新高地
深圳知識產權保護的成功得益于制度創新、金融生態構建和立體化保護格局。這些舉措不僅推動了本地企業(如華為、大疆等)的全球競爭力,也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深圳樣本”。
在打造全球保護新高地上,前海法院已建立域外法律查明機制,在OPPO與夏普標準必要專利糾紛中,成功適用日本法律作出裁判;華為參與制定的5G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深圳方案”,被國際電信聯盟采納為參考標準;深圳標準院主導制定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英文版,已在15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推廣應用。
深圳的知識產權保護之路印證著創新生態的進化邏輯。面對生成式AI、量子計算等新領域挑戰,深圳正籌建“未來產業知識產權研究院”,試點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這座始終奔跑在創新前沿的城市,正在為全球創新治理提供知識產權的實踐樣本。
上海杰獅取得一種集成式感知裝置專利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上海杰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集成式感知裝置”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11795725 B,申請日期為2020年7月。
上海杰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1200萬人民幣,實繳資本1200萬人民幣。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上海杰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3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854次,財產線索方面有商標信息25條,專利信息33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4個。
珠海天威飛馬取得碳粉盒及打印機專利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珠海天威飛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碳粉盒及打印機”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11665701 B,申請日期為2020年7月。
天眼查資料顯示,珠海天威飛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珠海市,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7350萬港元,實繳資本7090萬港元。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珠海天威飛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6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710次,財產線索方面有商標信息53條,專利信息1900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28個。
海南首單侵犯專利權責任保險落地海口高新區
近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與海南美亞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亞電纜)簽署的海南全省第一單專利侵權責任險落地海口國家高新區,將為該企業提供25萬元的專利風險保障。
“目前我們已有兩項專利成功投保。”美亞電纜技術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周志說。本次投保的企業美亞電纜是海口國家高新區內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專注于電纜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擁有“船用防火、耐腐蝕電纜”“輻射交聯無鹵低煙阻燃電力電纜制備方法”等多項技術專利,生產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電力、通信和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
為鼓勵企業投保,海口國家高新區積極落實相關保險補貼政策,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降低企業投保成本,不僅為企業提供了經濟支持,也進一步推動了專利保險在園區的普及和應用。
據了解,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具有訴訟成本高、取證程序復雜、訴訟周期較長等特點,中小企業往往因維權成本高而“望而卻步”。專利侵權責任險可為企業提供包括調查費用、法律費用、直接經濟損失等在內的風險保障,在為產品研發提供全面風險保障的同時,為高新科技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企業走好科技創新道路保駕護航。
免費查詢商標:http://www.huipinxiu.net/zt/sbcx17/
商標注冊費用:http://www.huipinxiu.net/feiyong/
專利查詢:http://www.huipinxiu.net/theme/zhuanlishenqing/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專利快訊:上海杰獅取得一種集成式感知裝置專利;珠海天威飛馬取得碳粉盒及打印機專利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