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快訊:采納股份:全資子公司安全注射器獲得歐洲專利證書;北京地平線申請圖像處理專利,提高識別準確率
采納股份:全資子公司安全注射器獲得歐洲專利證書
采納股份(301122.SZ)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采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傳來喜訊,成功獲得歐洲專利局頒發的專利證書。該專利的名稱為“SAFETY SYRINGE”,是公司在醫療器械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專利不僅在歐洲獲得了認可,還已經在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獲得授權。這一系列的專利授權,充分展示了采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注射器安全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創新能力。
此次歐洲專利的獲得,對于采納股份來說,是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一步。它不僅有助于鞏固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技術領先地位,還為未來的市場競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然而,公司方面也表示,此次專利授權對公司短期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奇瑞智能充電機器人外觀專利獲授權 奇瑞汽車智能充電機器人外觀曝光
近期,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智能充電機器人”外觀專利獲授權。摘要顯示,該外觀設計產品的名稱為智能充電機器人,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
美國ITC裁定聯想智能手機侵犯愛立信專利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本周二表示,聯想旗下摩托羅拉移動生產的智能手機侵犯了愛立信擁有的專利,如果這一裁決得到維持,可能會導致美國禁止進口這些手機。
一名ITC法官在初步裁決中表示,這些智能手機侵犯了愛立信在5G無線技術方面的專利權,這使瑞典愛立信在與中國聯想的國際專利許可糾紛中取得了初步勝利。
ITC全體成員計劃在4月份就愛立信的指控作出最終裁決。上個月,另一名ITC法官在一起相關案件的初步裁決中裁定聯想勝訴。
愛立信去年向ITC提起訴訟,指控摩托羅拉的Moto G、Edge和Razr系列手機侵犯了與無線通信相關的專利。聯想否認了這些指控。
這兩家公司還在南美、英國和北卡羅來納州展開了專利訴訟。愛立信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的侵權案件中贏得了初步法庭命令,禁止聯想智能手機在這兩個國家進行銷售。
2024年10月,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作出了一項先例判決,撤銷了地區法院對聯想“禁訴令(Antisuit Injunction)”請求的駁回決定。
上海科創這一年|從書柜到貨柜,高校盤活存量專利
僅今年,上海中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簽署合同金額3.7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4億元。該公司是中國綠發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一年前以作價投資方式設立,中國綠發集團出資7500萬元占股75%,上海交通大學則將50個知識產權作價2500萬元占股25%。嘗到甜頭的上海中綠,今年再追加2500萬元向上海交通大學購買63項知識產權。
“一攬子”轉化百余項知識產權,科研團隊也不用操心運營,這是上海交通大學在成果轉化方面的多途徑探索之一。
截至2023年底,我國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9.4萬件,約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有不少“沉睡”的專利。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一項專利調查報告來看,2022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6.7%,其中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9%,遠遠低于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的48.1%。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不轉化是最大損失”,如何喚醒“沉睡”的專利?今年10月,《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4-2027年)》出臺。這一年,上海高校也下力氣盤活存量專利,亮點紛呈。
【解決專利管理中的“老大難”】
作為一所工科強校,上海交通大學自2020年以來的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近20%,表現搶眼。其試點的賦權改革等多項科技成果轉化舉措,已向13個省市推廣。
“我們今年又走通了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新模式,解決了以前專利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許文平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話語中透著興奮。
過去,高校中有一部分專利申請并非為了轉化,也不是產業導向,最終以失效告終,但只要發明人提出專利申請,高校一般都會協助申請,事后在管理存量專利時,還要將其按照國有資產登記入賬,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上海交通大學實行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后,專利申請前會預審評估其應用前景,再決定是否申請,一旦通過預審會為其“導航”,為有轉化前景的專利指點迷津。職務科技成果在研究階段不再納入國有資產管理,而是按照科研成果登記入冊;轉化后,再納入國資監管機制。
合規創業失敗導致國資流失、合規轉化后成果價值變大……上海交通大學還明確了12種免責情形,在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前提下,免除追究相關人員科技成果轉化責任。
【完全賦權打消投資人顧慮】
今年9月,上海理工大學李清都教授創辦的“卓益得”人形機器人公司順利融資1億元。按以前的作價入股轉化方式,知識產權由學校和科研團隊共享,投資人對未來程序復雜的國資管理心存顧慮,一直下不了決心。直到今年7月,上海理工大學出臺了“完全賦權”改革措施,投資人紛至沓來,公司估值水漲船高達10億元,在賦權兩個月后,卓益得完成了此輪融資。
所謂完全賦權改革,即完成人利用職務科技成果開展自主創業時,學校可以將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權賦予完成人,學校依據與完成人簽訂的賦權協議享有衍生成果未來收益權,約定公司發展壯大后,用未來衍生成果的收益反哺學校科研發展。
“除了完全賦權,我們還有其他‘自選動作’。”上海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廖玉清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于全部賦權的職務科技成果,按照第三方評估確定賦權價格,其中80%獎勵給科研團隊,20%作為賦權對價支付給學校。完成人向學校支付賦權對價時,學校科技園對于落地園區的項目享有10%的優惠協商權。
上海理工大學鼓勵科研人員就近轉化,以期形成“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轉化應用-學生就業-科學研究”的科技創新閉環。
【概念驗證加速產業化】
時下,復旦大學江灣校區一條馬路之隔的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成為復旦師生經常造訪之地。今年5月,該概念驗證中心由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升級”為復旦大學和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共建,至今入駐項目達22個,其中公司化落地項目5個,還有3個項目正準備落地。
今年8月,在概念驗證中心助力下,復旦大學李慶教授團隊創立了上海蓋斯智測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這之前,最讓李慶苦惱的是,盡管他們設計出了世界首個在線監測工業煙氣可凝結顆粒物的原型機,但一直沒法產業化落地。
“從一紙專利到一個產品樣機,其實有一段關鍵的路——‘概念驗證’要走,走通了可以加速產業化。”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負責人孫劍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以李慶團隊為例,原型機只需解決技術原理,而產品涉及外形工藝設計、信息化編程、工程級別傳感器以及生產成本的考慮等,這非科研團隊所擅長。為此,他們牽線對接了青島一家企業合作開發,僅3個月就制作出了首臺產品化樣機,并前往湖州電廠、燕山電廠實地測量校驗,意向訂單金額已有200多萬元。
據介紹,借助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的“技術合伙人”,李慶團隊正與南京一家企業合作生產第二代樣機,預計2年內形成5000余萬元創新增值。
【為科技成果“把脈”】
科技成果轉化也能“尋醫問藥”?日前,華東師范大學舉行了第三期科技成果轉化“門診”,對商業計劃書的撰寫進行深度剖析。作為創業項目的基石,商業計劃書不僅是吸引投資的關鍵,更是項目未來發展方向的藍圖。
自9月首期科技成果轉化“門診”開張以來,不到3個月“接診”40個項目近百人次,經“專家會診”已深入對接11個項目進入概念驗證階段。其中,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孫越副教授團隊的“泥炭蘚工廠化繁育與種植技術體系”項目已完成初步商業路徑規劃,正快速推進中試規劃。
此外,華東師范大學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專員制度,遴選學校技術轉移中心、科技園、院系科研秘書、科研團隊成員以及第三方專業化機構人員,打造一支懂政策、懂市場、懂技術的“技術經紀人”隊伍,為轉化項目提供接力式服務。
【記者手記】
從書柜到貨柜,非易事。
影響存量專利的產業化率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專利本身的質量,二是激勵措施和產業化環境。
一些不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本就沒有必要申請專利,“預審評估”正當其時,職務科技成果在研究階段不再納入國有資產管理,更是解決了專利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
當改革進入“深水區”,需要更徹底的放權松綁,方能真正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打消投資人的顧慮。以完全賦權為例,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改革,今年1-10月,推進賦權成果178項,轉化金額11.46億元,推動科研人員自主創業或合規整改的公司近60家。今年1-11月,本市事業法人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49.19億元,同比增長50.2%。
判斷產業化環境是否友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兩個重要的風向標。自2001年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建立全球第一個概念驗證中心,概念驗證已成為從一紙專利到產品樣機的關鍵步驟。
上海許多高校先后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專員,這些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正在逐步彌合高校與企業間的信息“溝壑”。
高校堪稱科技成果轉化的“富礦”,期待著有更多束之高閣的專利走下書柜。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黃海華
北京地平線申請圖像處理專利,提高識別準確率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北京地平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圖像處理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的專利,公開號 CN 119131750 A,申請日期為 2024 年 8 月。
專利摘要顯示,公開了一種圖像處理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確定智能駕駛車輛采集的第一行駛環境圖像;利用圖像處理模型對第一行駛環境圖像進行處理,確定第一交通標志的特征信息和第一識別結果;利用分類模型對第一交通標志的特征信息進行處理,確定第一交通標志的第二識別結果;根據第一識別結果和第二識別結果,確定第一交通標志的目標識別結果。通過該方法,無需服務端設備修改算法模型、重新訓練、發布更新版本的圖像處理模型,通過終端設備上的分類模型能夠實現對任意標志類型的識別,達到提高識別準確率、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的效果。
浙江卓途建筑設計取得建筑掛板專利,能夠實現建筑掛板相互連接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浙江卓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建筑掛板”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22161679 U,申請日期為2024年3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掛板,包括第一掛板、第一滑動腔和第三掛板,第一掛板內設有第一滑動腔,第一滑動腔右側開口,第一滑動腔內滑動連接有第一螺紋板,第一螺紋板右端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板;第二掛板內設有第二滑動腔,第一滑動腔左右兩側開口,第一連接板能夠與第二滑動腔左側開口滑動連接,第二滑動腔內滑動連接有第二螺紋板,第二螺紋板右端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板;第三掛板內設有第三滑動腔,第三滑動腔左側開口,第二連接板能夠與第三滑動腔左側開口滑動連接通過第連接板進入第二滑動腔內,通過第二連接板進入第三滑動腔內,能夠實現第一掛板、第二掛板和第三掛板的相互連接。
新用戶注冊免費領取888元https://www1.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費查詢商標:https://www1.epbiao.com/zt/sbcx17/
商標注冊費用:https://www1.epbiao.com/feiyong/
專利查詢:https://www1.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專利快訊:采納股份:全資子公司安全注射器獲得歐洲專利證書;北京地平線申請圖像處理專利,提高識別準確率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