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快訊:前10個月寧夏獲授權專利突破萬件;連續兩年,華為專利授權收入將超過支付費用
前10個月寧夏獲授權專利突破萬件
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知識產權局)了解到,今年截至10月,全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9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8件,同比增長18.56%。
今年以來,寧夏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與保護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創新驅動作用,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今年1月至10月,全區共獲授權專利10002件,其中發明960件、實用新型8663件、外觀設計379件。按授權專利地區分布劃分:銀川市5827件、石嘴山市1390件、吳忠市1380件、固原市554件、中衛市851件。總體來看,今年1月至10月,銀川市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授權專利總量在五市中處于領先地位。
今年1月至10月,從專利權人類型來看,企業、科研機構和機關團體的授權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增長趨勢,增幅分別為13.5%、54.9%和46.6%。從專利權人授權量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其授權量為7803件,其中發明627件、實用新型6938件、外觀設計238件。今年1月至10月,我區共申請國際《專利合作條約》保護專利21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
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調查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專利轉移轉化狀況保持活躍,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持續提升,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效顯著,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穩中向好。
一是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穩中有升。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5.4%,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近3年來呈上升態勢,近5年穩定在3成以上。作為創新的主體,企業的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46.8%,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分別達到47.1%、54.6%和47.7%,均較上年有所提升。
二是產學研合作有效帶動專利產業化水平提升。調查顯示,產學研發明專利中,以高校為第一專利權人的產業化率達到22.8%,是高校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以科研機構為第一專利權人的產學研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25.8%,高于科研機構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數據還顯示,產學研合作發明專利的產業化平均收益超過企業平均水平32.5%,產學研合作提升經濟效益作用明顯。
三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整體向好。2021年,我國企業遭遇專利侵權后采取維權措施的比例為76.4%,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企業專利權人應對專利侵權更加主動。我國專利侵權訴訟案件的法院判定賠償、訴訟調解或庭審和解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16.3%,較上年高出9.0個百分點,表明我國知識產權侵權違法成本正不斷提高。
連續兩年,華為專利授權收入將超過支付費用
在美國制裁所形成的圍堵之勢下,華為公司正積極擴大專利授權。據路透社24日報道,華為方面周四(22日)披露,公司2022年獲得的專利收入將連續第二年超過其支付給其他公司的專利費用。
報道稱,華為美國首席知識產權法律顧問史蒂文·蓋斯勒(Steven Geiszler)透露,在截至2021年的過去三年中,華為全球專利授權收入約為12億美元(約合83.88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年都有數億美元的收入。
“通過獲得研發投資的回報,我們得以進行再投資和再創新?!鄙w斯勒說。近十年來,華為研發費用達到8450億元人民幣,其中2021年研發費用為1427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年收入的22%,在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行榜名列全球第二。
蓋斯勒同時補充,公司2022年的全年銷售數據要到明年才能統計出來,許可部門的利潤或虧損也不會獨立核算。
路透社稱,在過去兩年間,華為在擴大專利授權方面變得更加積極,彌補了部分因美國制裁而損失的收入。蓋斯勒也指出,作為公開披露的技術,這些專利不受美國限制。
今年以來,華為簽訂了超過20個新增或續簽的許可協議,覆蓋了智能手機、智能車、網絡、IoT等各個領域,合作對象不乏OPPO、三星、奔馳、奧迪、保時捷等海內外知名企業。
就在昨天(23日),華為與諾基亞宣布續簽雙方專利許可協議,但受保密條款約束,華為未對交叉許可條款做進一步披露。華為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向媒體介紹說,在交叉許可協議中,每一方都獲得另一方的專利許可,最終由哪一方向另一方凈支付許可費,取決于雙方的專利價值和市場情況。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5萬余族(超過11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華為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國專利商標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位居第五。
專利突破1000件,馬上消費專利數穩居行業首位
據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費”)透露,該企業發明專利申請突破1000件,其中已公開發明專利達545件,行業占比47.23%,接近一半,穩居全國消費金融行業首位。
據悉,馬上消費發明專利主要用于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改善公司數字化管理,發明專利授權率達78%,遠高于2021年全國55%的平均水平,應用范圍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云、區塊鏈、元宇宙等多個前沿領域。截至目前,馬上消費科技研發人員達1978人,占比約74%,累計科技投入已超過30億元。
發明專利作為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創新型企業建設的核心資產。2021年9月,國務院引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也指出,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對于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不久前,馬上消費憑借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建立全面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機制等知識產權綜合實力,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定為“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下一步,馬上消費將繼續堅持科技驅動,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鼓勵發明專利引進和培育知識產權高素質人才,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能力,助推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免費查詢商標:https://m.epbiao.com/zt/sbcx17/
專利查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權登記: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專利快訊:前10個月寧夏獲授權專利突破萬件;連續兩年,華為專利授權收入將超過支付費用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