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有效專利數量居首
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在新冠疫情發生后呈現什么趨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發布的報告揭曉了答案。
WIPO發布的2022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WIPI)報告顯示,與以往經濟衰退的趨勢相反,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病大流行高峰期,知識產權申請量依然強勁,并在2021年實現飆升。2021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申請量創下新高,展現了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的韌性。
2021年,世界各地的創新者提交了340萬件專利申請,同比增長3.6%,亞洲各主管局受理的申請量占全世界總申請量的67.6%。中國(+5.5%)、韓國(+2.5%)和印度(+5.5%),2021年當地專利申請量增長強勁,推動了全球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促使亞洲申請量所占份額超過了三分之二的門檻。美國(-1.2%)、日本(-1.7%)和德國(-3.9%)的當地專利申請活動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
WIPO總干事鄧鴻森說:“WIPI的最新數據顯示,知識產權申請量持續不斷地增長,主要是由亞洲的增長所推動,其他地區也大多呈上升趨勢。”他補充說:“大流行病期間的知識產權申請量走強表明,盡管大流行病造成了經濟和社會混亂,但全世界的人們仍在繼續創新和創造。”
WIPI匯編了大約150個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的最新數據,發現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韓國知識產權主管局和歐洲專利局也做出了有力的貢獻。這些都是2021年全球增長的主要動力。
在2021年全球范圍內的總共340萬件專利申請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21年受理了159萬件專利申請,這一數量與排名第二至第十三的12個主管局的總和相近。緊隨中國之后的是美國(591,473件)、日本(289,200件)、韓國(237,998件)和歐洲專利局(188,778件)的主管局。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請數量共占世界總量的85.1%。
主要受中國長期增長的推動,亞洲各主管局在2021年受理的申請數量占全世界申請總量的三分之二(67.6%),相比2011年的54.6%有顯著增加。
報告顯示,全球有效專利數量在2021年增長了4.2%,達到約1650萬件。中國的有效專利數量達到360萬件,超過美國成為2021年有效專利數量最多的管轄區域。排在中國之后的是美國(330萬件)、日本(200萬件)、韓國(120萬件)和德國(877,763件)。2021年,中國的有效專利數量增長最快(+17.6%),排在其后的是德國(+5.2%)和韓國(+5.2%)。
就在今年9月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的排名從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鄧鴻森說,中國取得的成績顯示了國家將創新作為增長引擎,給予大量關注的結果。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知識產權,有五年的戰略計劃,能夠協調知識產權政策制定,中國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創建創新生態系統,這是中國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2021年我國全年共授權發明專利69.6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6.95萬件,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免費查詢商標:https://m.epbiao.com/zt/sbcx17/
專利查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權登記: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有效專利數量居首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