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4件專利(成果)拍出超千萬元
“成交”!“成交”!“成交”!隨著一聲聲拍賣落槌聲的響起,來自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領域共14件專利(成果)一件件順利成交,最高成交價達到560萬元,總成交額1068.5萬元。這是昨天下午,市知識產權局舉辦的2022年江蘇省專利(成果)拍賣季南京專場活動暨江寧開發區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啟動大會現場的場景。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植物新品種“小麥品種南農999(南淮麥191)”以560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創下現場最高。該品種是半冬性小麥新品種,具有高產、多抗、飽滿度好等特點,田間試驗中,赤霉病和條銹病抗性可達高抗。該品種一亮相就吸引了省內外多家單位青睞,幾輪“火拼”,最終成交價超起拍價60萬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種基于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的車輛狀態容錯估計方法”以100萬元的價格拍出,成功轉化后,可用于估計智能網聯汽車狀態參數,進行汽車動力學、經濟性、操作穩定性等動力學控制,提升汽車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南京郵電大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帶來的專利也頗受歡迎,紛紛被“秒拍”。
集成度高且成本低的6G通信微波功率檢測系統、能夠定位用戶在當前建筑物哪一層樓的電子信息技術……當天,還有一批在寧高校院所、國有企業通過專利開放許可,讓中小企業共享“智產”,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實施專利開放許可,為高校專利轉換架起一座橋梁。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科研力量,是專利創造的重要端口。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德波,此次帶來“基于射頻二極管的6G通信微波功率檢測系統”“一種多方向檢測的光纖光柵加速度傳感器”等3項專利。他表示,通過拍賣,高校專利可以更容易與市場接軌,被企業納入二次研發和產品試驗,從而提升轉化成為市場化產品的機率,這也是檢驗專利經濟價值和市場價值,推動高校專利轉化的全新路徑。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動在寧高校院所、國有企業面向中小企業采用先免費許可、后有償轉化,并提供后續技術指導服務方式,在產業集聚度高、共性專利技術需求性大的重點園區探索試點按產業鏈實施‘一對多’開放許可。”市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處副處長余國權介紹,今年1—9月份,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達108899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6.85件,專利轉讓、許可發生9207件次(其中高校院所發生2142件次),知識產權交易金額72.8億元。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14家高校院所246件專利已在專利開放許可平臺發布。
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總經理肖鶯介紹,2022年度江蘇省專利(成果)拍賣季共吸引90家高校院所3000余件發明專利和科技成果參與線上線下拍賣,共促成221件專利(成果)通過“網絡競拍+協議成交”的方式達成交易,總成交額8545.64萬元。其中,南京已有35件專利通過開放許可的方式達成交易,其中免費許可17件,惠及企業30余家。
免費查詢商標:https://m.epbiao.com/zt/sbcx17/
專利查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權登記: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南京14件專利(成果)拍出超千萬元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