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開源跨鏈協議正式發布,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全球第一
11月18日,國內首個開源跨鏈協議“陸羽跨鏈協議”正式發布。據介紹,陸羽跨鏈協議是一個面向可信源的互操作協議,可實現對不同信源的接入和可靠操作,幫助數據在區塊鏈間進行交互,是區塊鏈的“通用語言”。跨越不同區塊鏈平臺的信任擴散、信息傳遞、資產流轉或將可以藉此實現。
廣告海黃手串,顆顆紋理清晰,被譽為“木中黃金”,極具收藏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該協議將改變此前國內區塊鏈數據“孤島”現象,讓機構聯盟鏈之間可實現價值和數據的交互,從而構建未來分布式商業模式。
目前,商業銀行是發起陸羽跨鏈協議的主力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微眾銀行等6家銀行參與其中,同時,還包括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銀聯創新中心。
據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全球區塊鏈及中國區塊鏈金融專利創新及科創力報告》顯示,全球共有近50 個國家和地區、近7800 家公司參與區塊鏈相關專利的申請,專利申請量合計約5.5 萬件。目前,中國在該領域內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約3.3 萬件,占全球的63.2%左右。
從技術分布看,在區塊鏈行業的應用層(包括金融、法律、智能制造、醫療、能源等領域)中,金融行業的區塊鏈技術專利數量明顯高于其他行業。
報告顯示,全球區塊鏈金融專利申請數量超過2775 件。其中,中國的區塊鏈金融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750件,同樣排名全球第一。再具體到金融細分領域,“數字資產”和“支付清算”是中國區塊鏈金融專利的主要技術布局領域,兩者合計占比約73.9%。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國內首個開源跨鏈協議正式發布,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全球第一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