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告“滴滴打球”,看看法院怎么判
南方都市報消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10月27日披露,近日該院審結了“滴滴打球管家”商標(涉案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判令被告滴滴打球公司停止涉案商標侵權行為、停止使用包含“滴滴”字樣的企業名稱,并判令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共計70萬元。
01.jpg
據介紹,小桔公司、嘀嘀公司系第39類“運送乘客;運送旅客;交通信息;出租車運輸”等服務上第14229622號“滴滴”注冊商標的前后專用權人。而被告滴滴打球公司未經許可,在手機應用程序、微信公眾號、網站、公司裝潢等處大量使用包含“滴滴” 、“DiDi”文字的“滴滴打球管家”等標識,并提供高爾夫球、搏擊、卡丁車等活動場地預定、教練課程預定及教學預約、文體培訓、舉辦體育賽事等服務。
2016年3月31日,被告將企業名稱由“北京顥宸易融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滴滴打球管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原告兩公司主張滴滴打球公司的涉案行為侵犯了第14229622號“滴滴”馳名商標合法權益,故訴至北京知產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權、停止使用包含“滴滴”的企業名稱,并要求賠償300萬元。
02.jpg
綜合考量第14229622號“滴滴”商標的宣傳使用時間、地域影響范圍、相關公眾的知曉程度和認馳記錄等證據,北京知產法院認定該商標在被訴行為發生時已達到馳名程度,構成已注冊馳名商標。被告在網站、公眾號、員工名片等處突出使用包含“滴滴”或“DiDi”的標識整體構成對 “滴滴”馳名商標的復制、摹仿、翻譯,極易使相關公眾誤認上述服務系“滴滴”商標所有人原告提供或與其存在許可使用、關聯企業等特定聯系,屬于“誤導公眾,致使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情形,侵犯了原告的“滴滴”注冊商標專用權。
北京知產法院還認定,被告在明知涉案“滴滴”商標知名度的情況下,將企業名稱由“北京顥宸易融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滴滴打球管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進行商業使用,其攀附“滴滴”品牌知名度的主觀惡意明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
最終,北京知產法院判令被告停止涉案商標侵權行為、停止使用包含“滴滴”字樣的企業名稱,并判令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共計70萬元。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該判決已生效。
一品知識產權網,作為一品威客平臺頗具實力的特色業務,平臺擁有一批專業、優秀的知識產權從業者,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從保護到交易的一站式全體系服務。服務涵蓋的商標注冊、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貫標、服務認證、三體系認證服務。平臺成立至今累計已為超3萬客戶提供超10萬次知識產權服務。
鄭重聲明: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版權歸屬原作者,向原創致敬!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滴滴”告“滴滴打球”,看看法院怎么判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