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注重提升商標品牌戰略意識,挖掘“地標”資源
立秋前后,古田縣高海拔地區的菇農正加緊采收加工銀耳,以彌補淡季市場供應。古田銀耳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以來,品牌效益平均每年增加15%以上,年產值16.7億元,占全國銀耳總產量的95%,占世界銀耳總產量的90%,惠及古田人口34萬,占全縣總人口的67%。去年,古田菇農僅銀耳一項,人均純收入就高達7000元,占總收入的53%。
寧德市工商局商廣科負責人說,目前,該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總數60件,涉及34個農產品品類、31家“地標”協會,其中地理標志馳名商標8件。2015年,全市“地標”涉農產品產值148億元,“地標”產品基本覆蓋全市水產、茶葉、食用菌、珍稀農產品等重點農業領域,成為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截至今年6月,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惠及人口30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86%。
“閩東主要靠農業吃飯,我們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寧德市工商局運用“地標”職能,推動“三農”發展,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譽為“寧德‘地標’現象”。在打造“‘地標’精準扶貧寧德模式”的過程中,該局注重提升商標品牌戰略意識,挖掘“地標”資源,培育商標品牌,解決農業、農產品增產不增收;嚴格遵循行之有效的梯隊原則,即“調研一個、培育一個、成熟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對貧困村在商標注冊、品牌培育上予以精準幫扶,一以貫之地實施一對一精準指導,實現品牌創建目標。
福鼎白茶自2010年認定地理標志馳名商標后,一躍成為全市茶葉標桿“地標”。在2016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福鼎白茶公用品牌價值33.8億元,名列全國第四位,連續七年進入品牌十強。去年,福鼎茶葉總產量2.09萬噸,涉茶總產值29億元,其中白茶產量從2006年不到1500噸發展到2015年1.04萬噸,產值13.4億元。茶產業為福鼎市提供就業崗位8萬余個,帶動30萬茶農和10萬茶商、茶人增收致富奔小康。
“地標”還有效解決下崗工人和殘疾人就業問題。“霞浦元宵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后,霞浦縣茶場的289名下崗工人每人分得10畝茶園,以茶代薪、自主經營,快速脫貧奔小康。“福鼎檳榔芋”許可企業建立檳榔芋福樂基地,帶動100多位殘疾人種植福鼎檳榔芋。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感謝!
關于一品標局
一品標局平臺提供中國商標免費查詢、商標公告免費查詢、國內外商標注冊、商標轉讓等服務,一站式解決商標全方位需求,詳情可登入官網:http://www.huipinxiu.net/。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寧德注重提升商標品牌戰略意識,挖掘“地標”資源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