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集體商標注冊完成已月余
近日,一則沙縣小吃日本版海報刷屏了小伙伴們的朋友圈,平時常見的炒米粉、飄香拌面等小吃,配上簡潔的設計和文字,引來不少網友驚嘆。
沙縣小吃發展20余年,在國人眼中,還是原來那些小吃,還是街邊不起眼的夫妻店,缺乏統一標準和管理、經營模式雜亂。但實際上,沙縣小吃確實在悄然變化,不僅已經進入日本等海外市場,而且不斷喊出要上市的口號。而在7月26日,沙縣小吃近來已經又跨過了一道上市門檻——官辦的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在今年完成了“沙縣小吃”集體商標的注冊。
與此同時,沙縣官辦企業沙縣小吃集團在與正大集團、中糧集團成功牽手后,又與上市公司雛鷹農牧確立了戰略合作框架。
商標注冊完成已月余
除了日本,沙縣小吃且在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國家都已經落戶,而且其內部也正在發生變化。
此前,沙縣政府一直力推沙縣小吃產業整合,但官方協議用的只能是“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商標logo,而“沙縣小吃”遲遲注冊不下,成為官方產業整合的一大障礙。
但在日前,一則來自沙縣所在的福建三明市委機關報《三明日報》刊登的“沙縣小吃步入品牌餐飲連鎖時代”報道,透露出“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標成功注冊的消息。
“如今,‘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標成功注冊,為小吃產業提升發展再添底氣。小吃集團公司結合新注冊的‘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標服務,完成沙縣小吃VIS企業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和門店裝修、餐具、服裝設計,形成一整套‘沙縣小吃’品牌視覺形象,在各地的連鎖加盟店中進行推廣。”上述報道稱。
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查詢官網顯示,在今年的5月12日,由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申請的“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標已經注冊完成。
根據公示信息,該商標注冊號為15119022,申請日期為2014年8月8日,初審公告日期為2015年6月6日,商標專用期限則從2015年9月7日開始,商標類型為集體,此外,商標logo顯示為“shaxian snacks”字母和“沙縣小吃”字樣以及一個經典的類似“吃豆子”游戲中的大嘴形象組成。
盡管沙縣官方暫時還并未過多宣傳,但獲悉,這個帶有“沙縣小吃”四字的集團商標注冊成功歷時多年,頗為不易。
據工商總局商標查詢網站信息顯示,在2006年到2014年間,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共申請9個“沙縣小吃”、“沙縣小吃SHAXIANSNACKS”商標,但其中5項商標均被駁回,狀態顯示為“無效”,另有4項于2014年申請的商標仍處于異議申請階段。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集體商標的使用本身具有廣告效益,有利于取得規模經濟效益。同時集體商標可以壯大集團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可以彌補企業問題。
“沙縣小吃”成功注冊意義重大,截至目前,沙縣同業公會的官網以及協議都還在使用原“沙縣小吃同業公會”這一集體商標。
資本化仍面臨挑戰
據三明當地官方統計,目前沙縣外出經營小吃人員有6萬多人,在全國的經營店近3萬家,年營業額超過80億元。
事實上,隨著整個餐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沙縣小吃雜亂的店鋪面貌、一層不變的品類,缺乏統一的形象等,在當下消費升級帶來的沖擊下越來越行不通。
6月19日,沙縣小吃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在福州正式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在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領域進行共享,以上海、合肥等城市為試點,將中糧集團作為沙縣小吃集團的糧油產品供貨商,提高食品安全的公信度,推動沙縣小吃向規范化、規模化和企業化發展。
其實,沙縣小吃早在2011年即對外宣布啟動上市的計劃,而上述規范化的發展或更加促進其進程。但同時,中略資本創始合伙人高劍鋒表示,對沙縣小吃而言,拿下集體商標注冊是很大的進展,但對于上市的最終目標仍然面臨較大的差距。
“盈利能力、規模都不是問題。”高劍鋒表示,但是整理上市的難度很大,這種自下而上的整合方式對于沙縣小吃的標準化管理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達到高度統一的管理的門檻極高,而且問題較難得到破解。
【一品標局溫馨提示】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感謝!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沙縣小吃集體商標注冊完成已月余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