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chǎn)權惡意訴訟的成立條件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當事人對涉嫌侵犯自身人身或財產(chǎn)權益時,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在訴訟過程中向法院申請證據(jù)、財產(chǎn)保全等。但是,在知識產(chǎn)權訴訟案件中,需要當事人注意區(qū)分惡意訴訟和正當維權,防止對訴權的濫用。
案號: (2018)蘇05民終2739號
關鍵詞: 專利、無效宣告、惡意訴訟
案情簡介
2016年1月20日,嘉明公司訴如輝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由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2016)蘇05民初46號案),訴訟過程中,因嘉明公司申請財產(chǎn)保全并提供擔保,蘇州市中院于2016年2月3日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如輝公司銀行存款50萬元或查封與之相等值的其他財產(chǎn)。之后,如輝公司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就嘉明公司的可追溯壓合鏡板實用新型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16年5月20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作出第2915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決定:宣告201220731881.0號實用新型專利權全部無效。2016年6月6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進行發(fā)文。
2016年6月13日,嘉明公司向蘇州市中院申請撤回對如輝公司的起訴。2016年6月21日,蘇州市中院作出(2016)蘇05民初46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準許嘉明公司撤回起訴。
其后,如輝公司以嘉明公司惡意提起(2016)蘇05民初46號訴訟案件及申請保全,給如輝公司造成損失為由,向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嘉明公司賠償如輝公司財產(chǎn)保全損失92916.67元。但是一審法院認為,嘉明公司申請訴中財產(chǎn)保全錯誤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駁回如輝公司的訴訟請求。
如輝公司不服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qū)人民法院(2016)蘇0505民初5731號民事判決,向蘇州市中院提起上訴。蘇州市中院審理后認為如輝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駁回其上訴。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判決:駁回蘇州如輝公司(即一審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律評析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嘉明公司在(2016)蘇05民初46號案件中對如輝公司申請保全行為是否存在錯誤、是否造成如輝公司財產(chǎn)損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之規(guī)定,“申請有錯誤”應為申請人存有主觀過錯實施侵害行為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保全錯誤,而不應簡單的以其訴訟請求是否得到法院生效裁判支持或者如輝公司申請撤訴作為判斷“申請有錯誤”的依據(jù)。
嘉明公司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于2016年5月20日作出第2915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宣告其201220731881.0號實用新型專利權全部無效之前,仍為201220731881.0號可追溯壓合鏡板實用新型專利權人,其依據(jù)自身合法專利權以及對侵權的初步判斷提起訴訟并在提供擔保后申請財產(chǎn)保全系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囿于專業(yè)知識、舉證質證、庭審陳述等各種情形,當事人認為自身權益受侵害而提起訴訟與人民法院最終查明事實后作出裁判可能存有結果上的不一致,故不應嚴苛要求當事人只有在確定其訴請內容與法院最終裁判結果相一致的情況下才能行使訴權或提起財產(chǎn)保全,對裁判結果的預期不應成為當事人依法行使訴權或申請財產(chǎn)保全的桎梏,同樣也不應以裁判結果來反推測當事人在申請財產(chǎn)保全時存有主觀惡意。
律師點晴
2011年我國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時,“因惡意提起知識產(chǎn)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作為一類案由才正式寫入規(guī)定,可見,知識產(chǎn)權惡意訴訟是隨著知識產(chǎn)權審判實踐的發(fā)展和需要,作為一類新類型的訴訟而出現(xiàn)的。
所謂惡意訴訟, 通常是指當事人以獲取非法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而故意提起一個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無根據(jù)之訴,并致使相對人在訴訟中遭受損失的行為。要認定某種具體的訴訟行為屬于惡意提起知識產(chǎn)權訴訟,至少應當滿足以下構成要件:一方當事人以提起知識產(chǎn)權訴訟的方式提出了某項請求,或者以提出某項請求相威脅;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具有主觀上的惡意;具有實際的損害后果;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提起知識產(chǎn)權訴訟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所謂惡意 ,就是要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明知其請求缺乏正當理由,以有悖于權利設置時的目的的方式,不正當?shù)匦惺乖V訟權利,意圖使另一方當事人受到財產(chǎn)或信譽上的損害。在(2016)蘇05民初46號案中,嘉明公司提起訴訟時仍為可追溯壓合鏡板實用新型專利權人,其依據(jù)自身合法專利權以及對侵權的初步判斷提起訴訟并在提供擔保后申請財產(chǎn)保全,是其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當事人對涉嫌侵犯自身人身或財產(chǎn)權益時,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在訴訟過程中向法院申請證據(jù)、財產(chǎn)保全等。但是,在知識產(chǎn)權訴訟案件中,需要當事人注意區(qū)分惡意訴訟和正當維權,防止對訴權的濫用。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wǎng) - 知識產(chǎn)權惡意訴訟的成立條件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chǎn)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