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心的快速審查,先到我碗里來
2016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的通知》(國知發管字〔2016〕92號),決定在“有條件地方的優勢產業集聚區,依托一批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睂V大的專利申請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2016年11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于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的通知》(國知發管字〔2016〕92號),決定在有條件地方的優勢產業集聚區,依托一批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審查確權、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相聯動的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申長雨局長在2019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表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總數已達到33家。
根據目前已經啟動運行的各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相關信息,保護中心最受關注的核心業務就是其快速審查服務:通過保護中心預審的發明專利授權周期將由原來的平均周期22個月降為3至6個月,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時間分別縮短至1個月和15天。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快”!
但是,這個“快”并不是所有專利申請、所有申請人都可以、都需要獲得的。
首先,有產業要求。 根據本地區的產業優勢,每一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都有各自服務的重點產業或技術領域,比如,寧波中心是汽車及零部件領域,深圳中心是新能源或互聯網技術領域,南京中心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向各保護中心提交的預審申請,必須屬于相關產業或技術領域的專利分類號。
其次,有備案要求。 所有擬獲得保護中心服務的申請人,需秉承自愿原則,根據自己的需求,按照各保護中心的要求提出備案請求并通過審核。
第三,并不是所有的申請都需要這么“快”。
眾所周知,每件專利,就如同“一沙一世界”,都有其各自的技術意義、法律作用和商業價值。
有些專利申請,申請人希望能夠與審查員就權利要求書進行充分的博弈,獲得盡可能大的保護范圍;有些專利申請,也許在等待恰當的公開時機,也許在等待法律或商業環境發生變化,申請人會通過分案等手段盡量延長審查期限;有些專利申請,其所處的技術領域本身更新就很快,申請人希望能盡快獲得專利權以確保相關產品或技術及時得到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供的“專利申請優先審查”都嫌慢;有些專利申請,連審查員都覺得其文件撰寫水平高,專利性夠強,授權前景很好,走正常流程真是浪費時間
……總之,專利申請人會根據自己的考量,希望有的專利申請在流程上按部就班就好,有的專利申請則能多慢就多慢,有的專利申請則是越快越好。
保護中心的快速審查服務,其最大的意義就在于, 為備案的企事業單位提供了一個選擇權:專利申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確定自己的某件或某幾件專利申請是否需要快速審查服務。
技術創新日新月異,市場變化風起云涌……市場競爭是全方位的,任何一個點上的優勢可能會積小勝為大勝,任何一個點上的劣勢也可能會導致滿盤皆輸。也許你的競爭對手在專利申請上已經快你一步。
快速審查,為企業專利戰略配合市場競爭提供了主動權、一個新的選擇、一個可能性。作為優勢策略,當然是應該讓“保護中心的快速審查,先到我碗里來”。吃不吃?另說!
本文轉載自:iprdaily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保護中心的快速審查,先到我碗里來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