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搟面的“手搟”只是食品商標!?消費者狀告產商獲賠15.8萬!
最近我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新聞:江蘇南京的李女士因質疑超市里的手搟面不是手搟的,“沒有媽媽的味道”而狀告手搟面的廠家“裕湘食品”,最后還獲得10倍賠償共計15.8萬元....
要知道,老婆餅里沒老婆;紅燒獅子頭里也沒有獅子;魚香肉絲里更沒有魚;這么多年我們還不是過來了,而這個李女士憑借“沒有媽媽的味道”就可以獲得10倍賠償,隱隱約約覺得發家致富的機會要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李女士一家三代五口人都是“面粉”,就是面食的鐵桿粉絲。除了中午正餐,全家的早晚餐基本都是以自己動手加工面食為主,當然偶爾也會偷懶到超市買面條。然而,前幾天的一次偷懶,卻讓李女士發現超市手搟面的“秘密”。
李女士稱,因為自小便是吃母親做的手搟面,因此早以習慣手搟面的親切感和韌性。然而,從超市購買的“裕湘手搟銀絲掛面”卻完全沒有這個味道。在經過仔細查看后,李女士發現這個號稱“手搟”的手搟面其實不是手搟的,他只是一個商標。
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就是我們看到的新聞了:李女士因為質疑“手搟面不是手搟”的,而控告“裕湘手搟銀絲掛面”的廠家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隨后,我通過中國商標網站也了解到,“裕湘手搟”的確已經被湖南裕湘食品商標注冊了,該商標分橫排豎排格式,分別于2010年和2018年獲批商標使用權。商標類別皆歸為30類,即含掛面、方便面、面條、米粉等在內的面類食品。此外,湖南裕湘食品還申請注冊了“裕湘、裕湘福面、裕湘龍須面”等商標。
看來,這手搟面還真不是“手搟”的,他僅僅只是商標而已。不過,既然如此,那么李女士為何能獲得10倍的賠償呢?
據了解,在“裕湘手搟銀絲掛面”的外包裝上表示注冊商標的“R”小到幾乎無法辨認。法院以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準通則》之規定,故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判決理由,予以十倍懲罰性賠償。因為消費者購買了共計1.5萬余元的“裕湘手搟面”,所以商家被判賠15.8萬余元。
業內人士認為,市面上其實不乏這樣的商家,像今麥郎的手打掛面、白象手搟、華麟手搟等皆是如此,他們都只是商標,不算真正的手搟面,都具有濫用商標、誤導消費者之嫌。不過,隨著《商標法》的推進實施,這類現象未來有望得到徹底解決。如“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產地產生誤認的”,由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手搟面的“手搟”只是食品商標!?消費者狀告產商獲賠15.8萬!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