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茶文化 做強中國茶品牌 讓中國茶飄香世界
5月18日,由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杭州如期舉行。這是我國茶葉產業最高端的國際化盛會,是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茶業品牌的“孵化器”,必將不斷提升中國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中國茶飄香世界。一品標局商標在線查詢提醒您,委托一個專業的商標代理機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品標局的在線平臺與線下工作網絡,為個人、企業和其他組織境內外商標申請、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和商標權保護。若想了解更多商標資訊都可以訪問一品標局,一品標局為您提供免費商標查詢,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于宋。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種質資源豐富,茶葉種植區域遼闊,茶葉生產加工歷史悠久。茶葉的品質與獨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態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茶樹品種、生產地域、加工技藝和人文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以地理標志保護茶產品形成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為背書,以企業注冊商標形成的企業品牌為主體的茶品牌發展模式。
地理標志產品在產品生產、品質監管、產業規模、商標使用、文化背景、生產者等方面均具有區域共性特征。特定的生產地域、獨特的歷史文化與生產技藝、獨特的產品品質、與其他茶葉產品區分開來的名稱和聲譽,共同構成地理標志茶葉產品的內涵。目前全國有20個省(市、區)栽培茶樹,各個茶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地貌、自然生態和人文文化孕育出了種類繁多的地理標志茶葉產品,這些獨特品質和聲譽的茶葉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茶產品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為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奠定了多樣化的產品基礎。
對于中國人來說,茶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文化因子,茶文化更是中華文明傳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自古以來,茶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飲品。茶可以入詩、入境,增添生活的雅趣和情致,在東方茶文化圈發揮著重要影響。茶葉以物質和精神相結合的文化屬性,為其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注入了精神特質和靈魂。中國飲茶歷史悠久,加之各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等,使得中國茶葉消費呈現明顯的地域特色。如龍井茶之于杭州,普洱茶之于云南,為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多樣性發展與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些因素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茶葉品牌道路和架構,即以區域公用品牌為背書,發展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如安吉白茶。而企業品牌的強大又推動了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展,如安溪鐵觀音,眾多的企業品牌共同發展,托起了安溪鐵觀音區域公用品牌。
眾多名優茶形成的地緣茶產品成為中國茶葉最大的優勢所在。與非地緣茶葉不同,如立頓紅茶,通過工業化理念加工成便捷、時尚的茶飲品,凸顯其解渴功能,不能與中國茶葉所蘊含的自然、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精神價值相提并論。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產業經濟研究室于2017年針對中國中高收入群體茶葉消費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消費最多的分別是龍井茶、碧螺春茶、西湖龍井、鐵觀音、普洱茶、祁門紅茶、大紅袍、黃山毛峰、信陽毛尖等。由此可見,歷史名茶形成的區域公用品牌茶產品已經深入中國消費者心中。
2007年我國政府提出要依法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地理標志和知名品牌,并首次把保護地理標志納入國家議題。目前我國主要有三種注冊管理方式來實現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一是依據《商標法》,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2001年我國第二次修改《商標法》,明確將地理標志納入《商標法》的保護范圍;二是依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登記認定;三是依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通過農業部登記。1998年我國第一個茶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洞庭山碧螺春”成功注冊。截至2016年底,在國家工商總局已注冊茶類產品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約240件。2001年“龍井茶”成為第一個在國家質檢總局申請到地理標志保護的茶葉公用品牌,截止目前共認定茶葉國家地理標志132件。農業部從2008年發布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鶴峰茶”成為第一個茶葉類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截至2018年2月底,已登記茶葉農產品地理標志141件。
目前,傳統歷史名茶和新創名優茶形成了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兩大源頭,其中歷史名茶根據其品牌變遷史又分為兩種情形。一部分品牌源于傳統名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普洱茶、六堡茶、武夷山大紅袍、祁門紅茶、政和白茶、鳳凰水仙等。這些品牌極具獨特的地理資源、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承。另一部分品牌屬于被恢復的歷史名茶,即曾在歷史上輝煌一時,但因種種原因中斷或者失傳,經由現代茶人創新,重新煥發生機,如徑山茶、金獎惠明茶、蒙頂山茶、霍山黃芽、陽羨雪芽、長興紫筍茶等。新創名優茶是現今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主要源頭,大多數是新中國成立后研制的名優茶,如南京雨花茶、無錫毫茶、茅山青峰、寧海望海茶、松陽銀猴、漢中仙毫、安吉白茶、日照綠茶、大佛龍井等。
2017年,在農業部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推出了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和十七個茶葉區域優秀品牌,其中,西湖龍井(浙江)、信陽毛尖(河南)、安化黑茶(湖南)、蒙頂山茶(四川)、六安瓜片(安徽)、安溪鐵觀音(福建)、普洱茶(云南)、黃山毛峰(安徽)、武夷巖茶(福建)、都勻毛尖(貴州)等10個品牌被授予“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福鼎白茶(福建)、安吉白茶(浙江)、廬山云霧茶(江西)、武當道茶(湖北)、祁門紅茶(安徽)、洞庭山碧螺春(江蘇)、英德紅茶(廣東)、鳳凰單叢茶(廣東)、湄潭翠芽(貴州)、鳳慶滇紅茶(云南)、恩施玉露(湖北)、橫縣茉莉花茶(廣西)、永川秀芽(重慶)、碣灘茶(湖南)、漢中仙毫(陜西)、宜賓早茶(四川)、日照綠茶(山東)被授予“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成長,離不開中國茶葉企業及其產品品牌的共同發展。茶葉企業作為直面消費者的市場競爭主體,在中國茶業品牌戰略推進中,起著市場競爭排頭兵的作用。中國茶葉企業以其在茶葉生產加工、營銷、渠道建設方面的獨特優勢,形成不同的品牌發展路徑,如北京更香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更香”品牌、昆明七彩云南慶灃祥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慶灃祥”以渠道建設見長,浙江華發茶業有限公司的“皇帝”品牌以出口貿易見長。
據統計,2016年我國名優茶產量占45.8%。目前,我國有茶葉加工企業6.6萬家,年均加工量34噸;90%以上的茶葉企業為年銷售額不足500萬元的小企業,茶葉企業品牌眾多。2017年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對全國126家茶葉企業的品牌價值評估顯示,茶葉流通企業吳裕泰的品牌價值達到14.73億元,位居榜首。
相較于其他農產品品牌,茶葉品牌具有更明顯的兼具物理屬性和文化屬性的雙重屬性,眾多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均具有相當深厚的文化淵源和文化傳承。中國茶葉品牌的成長,不僅需要強大的區域公用品牌做背書,更離不開中國茶葉企業品牌及其產品品牌的共同成長和發展。因此,強化品牌意識,建設區域公用品牌下的企業品牌,塑造品牌核心價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形成品牌合力,建設獨具中國特色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品牌路徑,是提升中國茶葉競爭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的戰略選擇。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弘揚中國茶文化 做強中國茶品牌 讓中國茶飄香世界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