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6招 商標糾紛不再復雜!
都說商標水很深嗎,但是小編覺得,只要你在使用商標的時候規范,基本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有句古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所以從防微杜漸的角度來看,學一些關于商標糾紛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萬一真的用上了呢?當然,小編肯定希望各位看官的企業一帆風順啦。在此一品標局中國商標網的小編提醒各位: 如今的企業之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提前注冊保護自身的商標和專利也成為了每個企業必做只事。一品標局基于此,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提供商標轉讓,商標注冊,買商標等服務。
第一招、訴訟主體資格審查
一般來說無論代理的是被告方還是原告方,首先我們要明確原告的主體資格是否成立。在此情況下,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原告是商標權人還是利害關系人;如果是利害關系人,那么是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還是注冊商標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等。其次商標的許可方式又分為獨占許可、排他許可、普通許可。在發生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侵害時,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有權單獨提起訴訟;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和商標注冊人共同起訴,也可以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自行提起訴訟;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則必須經商標注冊人明確授權方可提起訴訟。對于轉讓商標,則必須待商標轉讓公告后,新的商標權人才可以提起訴訟。這些問題都要一一審查。
第二招、商標的權利審查
主體資格審查結束以后,應第一時間確認商標是否在有效期內,如存在續展、變更,還應該審查商標的續展、變更證明,同時還應注意注冊商標的核定商品或服務類別。
對于商標專用權的范圍,可以參考《商標法》第五十六條,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禁止他人未經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以及其他侵犯注冊商標權行為。
第三招、商標侵權判定
一般來說商標是否構成侵權,主要從三個要素進行判斷,一是被控侵權標志的使用是否屬于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使用行為,二是是否在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使用了與注冊商標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三是是否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
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使用是指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
對于是否是類似商品或者服務,可以參照商品的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服務的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存在特定聯系的商品或服務來確定。
對于商標的相同或者近似的認定,建議參照《商標審查標準》來確定。
第四招、明確商標侵權行為
根據《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主要的商標侵權行為如下,在代理過程中應明確侵權行為的具體形式,方便組織抗辯理由: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四)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的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五)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的,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六)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并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七)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八)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志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志的;
(九)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提供倉儲、運輸、郵寄、印制、隱匿、經營場所、網絡商品交易平臺等屬于提供便利條件。
第五招、組織抗辯理由
明確侵權行為后,可以有的放矢,選擇有效的抗辯方式:
(一)不侵權抗辯
(二)正當使用抗辯
(三)撤三抗辯(注冊商標未使用抗辯)
(四)合法來源抗辯
(五)其他抗辯
第六招、確定民事責任
上述所有工作,均是為了希望明確責任,原告希望盡可能要求承擔責任,被告則希望盡可能減免責任,所以對于商標侵權糾紛的責任要爛熟于心。
(一)停止侵害,一般情況下法院判決的具體責任方式包括:
1、停止侵害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2、如果因在企業名稱中突出使用注冊商標而構成侵權,判決規范使用企業名稱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可以判決不得突出使用注冊商標或者規范使用企業名稱。
(二)賠償損失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1、權利人的損失
權利人的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
2、侵權人的獲利
侵權人的獲利,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
3、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認定
可以根據原告提交的在商標局備案并經過公告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記載的許可使用費認定。
4、懲罰性賠償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照權利人損失或侵權獲利的計算方法確定的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5、法定賠償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可以適用法定賠償,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適用法定賠償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
(2)商標的聲譽;
(3)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
(4)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
(5)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在確定法定賠償數額后,當事人按照法定賠償數額的規定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準許。
6、合理開支
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
(1)公證費;
(2)調查、取證費用包括檔案查詢費、書面資料印刷費;
(3)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
(4)翻譯費;
(5)合理的律師費。
7、侵權人妨害舉證適用法定賠償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酌情判定賠償數額。
8、話說《商標法》第六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法定賠償最高額300萬的賠償額度早已被炙手可熱的商標網紅給打破。
綜上為一般商標侵權糾紛案件的處理要素及處理思路,但都是比較基礎的內容,具體操作建議還是找一個靠譜的商標代理公司,為您解決煩惱。
——THE END——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學會這6招 商標糾紛不再復雜!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