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熱使用冷 為啥多數(shù)集體商標還在“酣睡”
洞庭碧螺春取得地理標志商標后,500克炒青的價格從80元升到了2012年的300元左右,茶農收益翻了4倍多。蘇北的盱眙因盱眙龍蝦激活了一縣經濟,也因龍蝦而名揚天下。瞅準了地理標志的財富效應,近年來,蘇州各地掀起了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注冊熱”。然而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蘇州的這一注冊“熱”并未給這些產業(yè)帶來明顯變化,不少“金字招牌”仍在躺著“酣睡”。在商標注冊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登錄一品標局網進行免費的在線咨詢。我們提供商標檢索、商標變更、商標轉讓等服務,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鎮(zhèn)湖刺繡”是蘇州市繼“巴城陽澄湖大閘蟹”之后申報成功的第2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2010年5月被核準,記者在鎮(zhèn)湖繡品街走訪了10幾家經營戶發(fā)現(xiàn),使用這件商標的人不多。經營戶說,2012年協(xié)會開會的時候說到什么集體商標用的話怎樣,但后來也沒有什么說法,可能大家都沒想到吧。
工藝大師盧福英目前使用的是自己注冊的商標,2012年已升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她認為像刺繡這類手工藝品,市場更注重的是作者,而不是商標。盧福英說,我們刺繡上,很多人是聽到好的聲譽,沖著個人來的。
盧福英說,放著現(xiàn)成的“鎮(zhèn)湖刺繡”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不用主要還存在一怕:即擔心信用受“株連”。由于這類商標由多個企業(yè)、經營戶共同使用,一旦哪個店經營不規(guī)范,或產品出現(xiàn)嚴重質量問題、損壞了市場聲譽,所有共同使用商標的企業(yè)都得一起付出代價。
“申請時轟轟烈烈、申請后銷聲匿跡”,這種現(xiàn)象在太倉梅山豬身上也同樣出現(xiàn)。梅山豬以肉質鮮美聞名全國,被列入農業(yè)部地方畜禽保護名錄。是當?shù)剞r民的主要致富產業(yè),出于同樣原因,太倉市梅山豬保種協(xié)會于2009年2月申請注冊了“小梅山”集體商標,但是至今,基本沒人使用。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申報熱使用冷 為啥多數(shù)集體商標還在“酣睡”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