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宏遠和宏遠時代商標之爭背后,體育培訓該有怎樣的擴張邏輯?
廣東宏遠集團與職業籃球隊、宏遠時代體育與主業籃球培訓……說真的你是否因為這樣兩個名稱而感到過混淆?你是否又因為融資5億的動因體育從何而來感到迷茫?
今天,伴隨著宏遠集團一紙訴狀將宏遠時代體育告上法庭,并索賠9000萬,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二者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
而在滾滾資本之下,體育培訓機構的擴張之路,究竟該怎么走?
宏遠集團狀告宏遠時代,索賠9000萬!
1月31日,相信不少體育人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條消息刷屏了——廣東宏遠集團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平臺今日發文稱,“宏遠時代體育”對俱樂部構成了名譽侵權行為,將對其提起訴訟。
而后,根據騰訊體育報道,廣東宏遠集團已經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北京宏遠時代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并連帶起訴其各地共18家子公司,索賠金額9000萬元。
據報道,廣東宏遠集團、廣東宏遠俱樂部、廣東宏遠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此案三位聯合原告,一共提出7點訴求,包括要求對方停止使用“宏遠”字號;停止在體育以及宏遠集團已經注冊商標領域注冊雷同商標;要求對方公開道歉消除影響;索賠9000萬元人民幣,并要求對方承擔所有訴訟費用。
從這次起訴可以看出,宏遠時代體育產業集團與廣東宏遠集團并無直接關系。這可能解開了一些人心中的疑惑,但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宏遠時代體育是什么來頭?
廣東宏遠獲中國籃球職業俱樂部突出貢獻獎
曾喊出要IPO的宏遠時代體育,究竟是什么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宏遠時代成立于2010年,起家于黑龍江哈爾濱,主要為4-17歲青少年提供體育培訓服務,在短短6年間里迅速在體育培訓領域發展起來。
天眼查上宏遠時代公司的相關信息,可以看到很多直營分公司
2016年9月份,生態圈曾報道過該公司A輪3億元的融資事件。當時其負責人接受生態圈采訪時表示,他們采取的是直營分公司的擴張形式,外派總經理進入分公司,然后在當地培養與選拔人才。這種方式也幫助他們快速擴張,目前已經進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8座城市。
而在這輪3億元融資之后,宏遠時代開展了五個體育培訓項目,分別是籃球、足球、羽毛球、網球、擊劍,據了解目前已合作的可用做培訓的體育場館近千家,旗下職員近萬人,并逐漸確立了培訓、場館運營、賽事、智能設備等核心業務,逐漸成長為了中國最大的體育培訓機構之一。
在2017年9月份,動因體育獲得了曜為資本5億人民幣投資。當時很多人都在找圈哥打聽,動因體育何許人也?
事實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動因體育與宏遠時代劃上等號,雖然從天眼查資料顯示,此次融資的股權轉變并未發生,但多方報道中表示,這次是宏遠時代旗下的子公司——北京韻動匯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來自曜為資本的5億元融資。當時,公司發布了全新品牌“動因體育”,以全新品牌戰略的方式,在多個維度與之前“宏遠時代”名稱進行了割裂處理。
伴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宏遠時代曾在2016年7月向外界透露,希望能夠在4年的時間內登陸A股市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將是體育培訓領域中第一個上市企業,成為體育服務業里毫無疑問的行業巨頭。
而兩輪融資并尋求IPO之后,主動以新的名字和Logo亮相,或許也是在主動避開“擦邊球”行為所帶來的傷害。畢竟,中國喬丹品牌就曾因為接到美國喬丹品牌的侵權訴訟,而錯失了IPO登陸資本市場的機會。
但目前看來,即便是名稱進行了更改,也沒能躲過這一遭——在動因體育完成5億元融資后的第四個月,廣東宏遠集團發表了這份起訴聲明。
名稱類似背后,是否侵權仍有待審理
當然,如今處于法治社會,起訴也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并不意味著一定構成侵權。
生態圈向律師求證后了解到,商標侵權與否,在于宏遠時代是不是突出使用了“宏遠”這兩個字。也就是說,如果是正常使用“宏遠時代體育”這個公司名稱,實際上是沒有問題的,但突出使用“宏遠”兩個字,給消費者造成混淆的概念,便可能涉及侵犯商標權或者構成不正當競爭。
因此,在宣傳和開展業務上,如果宏遠時代體育對外表達與廣東宏遠有關系,或者有意讓消費者認為他們兩者間有關系,那么便有可能被認為是侵權行為。
不過目前我們并不清楚,宏遠集團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侵權行為真實存在,有關這個案件的相關進度,生態圈也會在未來進行跟進報道。
事實上,有關名稱侵權的案件有過不少,典型的相關案例為“寶島眼鏡”與“杭州寶島眼鏡”之間的糾紛案件。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廣東宏遠和宏遠時代商標之爭背后,體育培訓該有怎樣的擴張邏輯?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