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黃茶香天下 “岳陽黃茶 ”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岳陽黃茶,是湖南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2015年,久負盛名的岳陽黃茶再度讓世界矚目!若想了解更多商標資訊都可以訪問一品標局,一品標局商標注冊申請為您提供免費商標查詢,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5月,“岳陽黃茶”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7月,米蘭世博會上,岳陽黃茶榮膺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君山銀針奪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
9月,岳陽茶博城建成竣工,集茶葉茶具交易展示、茶文化和旅游于一體,是中南地區首席茶業一站式交易博覽中心,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茶葉市場”;
11月27日,第二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暨岳陽茶業博覽會即將開幕,全國各地茶葉協會負責人、知名茶商、茶企、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以及市民游客將如期而至,參與萬人盛會。
中國黃茶之鄉——岳陽高舉“復興黃茶”的大旗,懷揣千億湘茶產業龍頭、中國茶產業希望之星的中國夢,沿著“一帶一路”闊步前行,讓“茶鄉”黃茶香天下。
千年黃茶——
江湖名城的“綠色請柬”
岳陽,大江之城,大湖之城,地處“北緯30°”全國茶葉生產黃金線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境內山巒疊翠,洞庭湖云蒸霞蔚,出產的茶葉葉質細嫩,茶香清雅,自古就是全國著名的茶葉重點產區。
千年黃茶,源遠流長。岳陽是中國黃茶文化發祥地之一,翻開一部博大精深的岳陽歷史,也就同時翻開了歷史悠久的中國黃茶史。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君山白鶴寺,是黃茶之源。古產岳陽的“灉湖含膏”,隋唐起就上貢于朝庭,是岳陽黃茶的前身。岳陽是“茶葉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境內臨湘市聶市鎮龍窖山,至今仍存古茶園遺址和搗茶入飲的石茶具等古文物。中國茶史經典稱《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描寫賈母愛喝的“老君眉”,就是洞庭湖君山島上的君山銀針。
殺青、初烘、初包、復烘、再包、足火……岳陽黃茶不僅歷史悠久,制作工藝也堪稱一絕。除眾多共同處外,黃茶比諸茶更為獨特的是特殊工序“悶黃”。就是這近乎玄妙的“悶”,造就了黃茶的特殊品質:黃湯黃葉、滋味甘醇。“北港毛尖”是黃小茶的代表之一,古稱“灉湖含膏”,傳承了1000多年的制作工藝;譽為“黃茶之冠”的君山銀針能在水中三浮三沉,被稱為是黃芽茶中的極品。經研究發現,黃茶含有一種特別的茶黃素,被譽為茶葉中的“軟黃金”。
江湖名城,黃茶飄香。岳陽黃茶,曾獲得數不清的榮譽。1956年,君山銀針一舉奪得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1959年,獲“中國十大名茶”稱號。1972年,君山銀針被中國政府代表團帶到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款待各國元首和使節,像一張江湖名城的綠色請柬,讓岳陽名揚天下。
產業龍頭——
全國黃茶的“領軍品牌”
上世紀后期,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茶市日漸蕭條。“黃茶因制作工藝復雜、品種單一等因素,在市場競爭中遇到新挑戰,其在六大茶類中占比少,亟待開發。”岳陽市茶葉協會會長郭正初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黃茶獨特的養胃、護肝、降脂、防霾等保健功能為大眾熟知,發展前景看好。
是挑戰更是機遇。近年來,岳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舉起“復興黃茶”的大旗,助推黃茶產業轉型升級,使之成為富民強市的綠色產業。該市成立了全市茶葉產業化領導小組,實施《2014-2020年岳陽市茶葉產業發展規劃》,設立茶葉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每年財政預算550萬元實施以獎代投,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擴建茶園,做強基地。該市以創建標準茶園為抓手,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推進茶園標準化生產。2011年,該市投資1.58億元啟動全國首個君山黃茶產業園建設,目前國家級標準化茶園發展到6個;湘陰縣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茶葉標準化實施示范項目縣。全市茶園全部通過無公害茶葉產地認定,省農業廳茶葉例行監測農殘連續多年零超標。
做大品牌,形成產業。該市加大政策引導和資源整合力度,全市茶葉品牌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全國黃茶研究所、環洞庭湖茶葉產業體系試驗站先后落戶岳陽,率先在全國編制了2項黃茶企業標準(即《黃茶(散型)》、《黃茶(緊壓型)》標準),結束了黃茶企業無標生產歷史。市供銷社連年對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進行幫扶,“君山銀針”開發出“黃金餅”、“黃金磚”等20多個品種,商標評估價值達近5億元。
做長鏈條,抱團發展。他們整合茶葉科研、種植、加工、流通等資源,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專業市場+經銷戶+農戶”等茶葉生產加工模式,茶葉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市現有16家省市級龍頭企業、210多家茶葉加工廠、8個茶葉專業合作社,茶業鏈條不斷延長,帶動從事茶葉生產、經營的人員近100萬人。市茶葉協會創建培訓學校,對技術人員實施培訓,助其抱團發展,增產增收。
忽如一夜春風來。近年來,岳陽市副市長熊煒帶領市供銷社、市農業委等部門及茶業企業負責人,上北京,下深圳,去國外,積極為企業參與農博會、茶博會搭建平臺。2011年,岳陽市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黃茶之鄉”稱號。2013年10月,該市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首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注冊“證明商標”,岳陽黃茶成為岳陽的公共品牌之一,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目前,岳陽黃茶產業走上了健康快速發展之路,實現產銷兩旺。岳陽茶園總面積29.5萬畝,岳陽黃茶銷量占全國黃茶總產的65%,產值占全國的70%。岳陽已成為全國黃茶生產、加工與貿易規模最大的集中產業區。全市茶葉類中國馳名商標由2個增加到6個,除君山銀針、蘭嶺外,新增了巴陵春、洞庭春、洞庭、九獅寨等4個中國馳名商標,君山、巴陵春、北港等茶葉品牌,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茶專業委員會評為“中國黃茶推薦品牌”,岳陽黃茶已成為全國黃茶的“領軍品牌”。
文化之旅——
“三宜”岳陽的“世界之窗”
初冬時節,洞庭湖、君山島沿線茶肆生意火紅,南湖邊新竣工的岳陽茶博城古香古色,游人如織,其中不乏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如今,來岳陽看茶園、摘茶葉、賞茶藝、聞茶香、韻茶味,已成為一種旅游新時尚。
“茶文化興茶旅游,茶旅游推茶產品。”茶旅融合早就讓岳陽嘗到了甜頭。近年來,岳陽市旅游和茶產業發展規劃中,著力宣傳、打造岳陽“一湖、一樓、一島、一村、一茶”營銷理念,將岳陽樓-君山島景區、君山黃茶產業園等作為引領。在茶旅融合助推下,岳陽樓-君山島景區年均接待游客140余萬人次;與之相臨的君山區休閑旅游業發展迅速,發展農業休閑企業40家,各式“農家樂”、茶館近200家。今年來,君山區休閑旅游業已吸納4000多名農民就業,為農民增收1.5億元。
第二屆中國(岳陽)黃茶文化節中的重頭戲之一為“黃茶文化之旅”,將文化節與旅游深度結合起來,促進岳陽旅游發展。目前,該市著手啟動建設巴陵春黃茶產業園,以及保護修護臨湘聶市古街、龍窖山等一批茶文化遺址,以便開辟多條岳陽茶文化旅游“黃金線路”。
面向未來,岳陽黃茶“十三五”規劃呼之欲出,將從轉變發展方式入手,推進黃茶產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及共享發展,全面實施“五個一”目標,即全市茶葉年產量達到1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做響岳陽黃茶1個公共品牌,建成1個環洞庭湖黃茶產業帶,建成1個全國黃茶生產、加工、出口、貿易、科研和茶文化交流中心;將重點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生態休閑觀光茶園,打造獨具岳陽特色的茶文化休閑農業品牌,加快建成茶業強市、茶文化大市。
風過茶園風亦醉,夢里品茗夢亦香。在岳陽建設“一極三宜”江湖名城進程中,黃茶生產與開發必將勢如大江大湖春潮奔涌。岳陽黃茶,必將伴隨海輪和高鐵,沿陸海“一帶一路”香遍亞非拉歐美,成為了解岳陽的“世界之窗”!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茶鄉”黃茶香天下 “岳陽黃茶 ”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