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價值專利讓“高精尖”經濟更具活力
中關村創業創新熱潮涌動,小微企業迸發活力;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滿載創新成果,通過專利運用實現價值;東旭集團、搜狗等一批企業不斷研發,以高質量專利產品贏得市場……今天的北京,正走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大道上,創新的因子在這里涌動,專利的高價值在這里得以體現。
“提升專利質量,推動知識產權與資本的有效融合,充分實現知識產權在市場中的價值,是北京市知識產權工作關注的重點,高價值專利培育則是其中的重要抓手。我們要通過這一工作,架起創新成果與市場之間的橋梁,讓知識產權在經濟和產業結構升級中發揮更大的支撐促進作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鐘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2016年,北京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6.8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專利申請總量近六成,17家企事業單位年度專利申請量超過千件。正是由于對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北京的創新優勢逐漸顯現,專利質量進一步提升。
點燃企業創新熱忱
“北京中關村擁有‘獨角獸’企業65家,占據了全國半壁江山。”在今年9月中旬舉行的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活動啟動儀式上,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弘提到的這一數據十分引人注目。“獨角獸”企業是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是什么原因讓中關村擁有如此多的“獨角獸”企業?答案就是——讓創新實現價值。在這一過程中,近年來北京市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尤為引人注目。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曠視科技)就是中關村的一家“獨角獸”企業。自2011年成立以來,曠視科技憑借創新驅動,不斷產生高價值專利,已經成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中的佼佼者。“在我看來,高價值專利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能夠給權利人帶來商業上的收益。這個價值一方面來自該專利為企業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另一方面則來自對產品核心技術的保護。”曠視科技知識產權總監趙禮杰向記者舉例,2015年,曠視科技計劃進入安防領域,于是基于自身在深度學習和人臉識別方面的技術積累,研發了一款人臉識別智能安防產品。作為一家從AI領域切入傳統安防領域的后來者,曠視科技的產品市場推廣難度可想而知。彼時,曠視科技智能安防產品與同類產品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其在人臉檢測、實時人臉比對識別、行人軌跡分析等方面,所運用的多件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基于這些技術,能夠實現車站、機場、商場等密集人流場景的精準人臉檢測,這讓曠視科技智能安防產品無論是在人臉檢出數,還是人臉識別準確率上都具備了優勢,也因此打開了市場。
如今,曠視科技的智能安防系統已經在無錫、蘇州、合肥、烏魯木齊等25個城市落地并投入實戰,截至目前,累計協助公安機關抓獲、控制在逃人員和犯罪嫌疑人超過3000人,并在博鰲亞洲論壇、G20峰會、全國兩會等國家級重大活動的安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參與了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試點、示范等項目,這對我們更加有效地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培育高價值專利起到了引導和促進作用。”趙禮杰表示。
“聚焦‘高精尖’,在引領性關鍵技術上發力”,是中關村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這與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培育高價值專利的工作思路不謀而合。為進一步讓北京市企業,特別是“雙創”企業認識到專利對于其發展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培育高價值專利,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大力開展專利試點工作,每年面向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定期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戰略運用、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單位專利布防與質量提升、知識產權金融與專利價值實現等各類專題培訓。近5年來,1573家單位參加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培育工作、新認定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1395家。其中中關村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占比約80%。截至目前,共培育試點單位4438家,有260家達到示范單位標準,成為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
為讓這些企業在創新發展中將更大精力用于研發,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圍繞企業主體、金融主體與服務主體,整合發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要素,主動對接中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集團、北京銀行、工商銀行,在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創新方面,探索投貸一體化、股債結合新產品,進一步加強中關村專利質押融資工作。
2016年,共有20家中關村企業申報知識產權質押貼息專項資金,經過網上初審、紙件材料核實和專家評審等環節,10家企業申報的項目通過審核,獲得了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資金支持。據統計,在2016年,中關村質押貸款貼息100萬元專項資金,共幫助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1.59億元,專項資金使用效果達到150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讓我們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放手去拼,也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專利的價值。”中關村一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系列針對企業開展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正在使勇于創新成為北京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尚。“創業創新企業對創新有熱忱、對發展有沖勁。在高價值專利培育過程中,我們要進一步調動這些企業運用專利實現價值的積極性,讓他們盡快嘗到創新甜頭,激發起更大的發展潛能。”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負責人表示。
打通專利轉化渠道
轉讓56項技術和45件專利權獨占許可,總價2616萬元!2016年3月,清華大學憑借其“植入式神經刺激器技術”,獲得了該校近年來最大金額的單筆知識產權轉讓。“這一轉化的達成是‘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的成果。其中,清華大學充分發揮高校的基礎研究優勢以及交叉學科研發優勢,完成腦起搏器的總體設計與關鍵技術攻關;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發揮產業優勢,與清華大學共同完成了腦起搏器的工藝研發,實現了腦起搏器的國產化;北京天壇醫院作為全國領先的腦起搏器手術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等一起將國產腦起搏器進行大規模臨床應用,幫助清華品馳腦起搏器改進提高。”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助理胡春華告訴記者,在該專利轉化的過程中,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其對項目中知識產權問題的指導,清華大學與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自合作之初就明確了雙方的知識產權權屬。清華大學轉讓知識產權產生的收入,可以支持研發團隊進行更多新的研發,進而產生新的知識產權成果,形成一種長期的知識產權共享、轉讓機制。同時,這一項目作為北京市專利商用化優秀項目,獲得了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給予的100萬元獎勵。這讓清華大學能夠在原有專利實現高效益的同時,又有更多資本培育新的高價值專利,形成良性循環。
作為我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擁有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90余所高等院校孕育的創新成果,為這座城市培育高價值專利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庫”。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積極促進專利商用化,喚醒更多高校專利,幫助其在市場中發揮更大價值。
“如今,北京市‘科技高地、人才高地’的區域優勢正在不斷增強,現有和潛在的知識資源非常豐富,在專利擁有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讓更多專利在市場中實現價值,是我們一項重要工作。”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2015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等單位關于深入實施首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中,即明確提出積極推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在專利技術產業化方面加強合作。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聯合頒布了《北京市專利商用化促進辦法》,對北京市專利權人在專利商用化過程中的優秀專利轉讓、專利許可交易項目予以獎勵。如今,該獎勵活動已成功開展七屆,共有74項專利商用化優秀項目獲得表彰和獎勵促進,發放總金額達3346.18萬元,獎勵項目涵蓋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智慧城市建設、新能源與節能、醫療器械、化工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并且呈現出“技術領先、市場廣闊”的特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成為北京培育高價值專利的一大著力點。
針對企業層面,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實施《北京千件專利企業培植計劃》和“在京央企知識產權領先工程”,強化在京企業專利質量和專利價值轉化導向,重點培育專利數量較多、質量較高、布局合理、運用有效的優勢企業,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與此同時,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在企業中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堅持以質量效益為導向,以標準化管理推動專利質量提升,開展企業專利質量提升系列培訓和專業指導,引導企業構建全球視野下的專利組合和戰略資源支撐體系。
在這些工作的指導帶動下,一件件專利在北京落地,創造出更大價值。如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研制并擁有的專利“基于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CBTC)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在我國北京、重慶、天津等14個城市的24條地鐵中得到應用;搜狗科技對輸入法、搜索、瀏覽器、兒童智能手表等主要產品均形成了圍繞核心技術兼顧輔助功能的專利布局,有關專利相繼獲得第三屆北京市發明專利三等獎及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東旭集團通過與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增資收購等方式在石墨烯領域積累、布局了一系列市場前景廣闊的高價值專利,加速了進軍石墨烯產業的步伐……北京的專利運用之火正旺,專利的高價值進一步凸顯。
激發產業發展潛能
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等眾多新興產業在北京集聚,高價值專利將在產業發展中起到何種作用?如何讓專利工作助推本地產業發展?近年來,北京市的知識產權人辛勤探索著。
“我們要重點關注專利密集型產業和創新主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北京國知專利預警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紫峰介紹,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期間,該公司就發行了高價值專利方面的圖書——《醫藥高價值專利培育實務》,嘗試歸納總結了醫藥領域高價值專利的培育方法。根據實踐經驗,李紫峰告訴記者:“醫藥產業不僅是專利密集型產業,而且是專利對市場最具影響力和掌控力的產業之一,在這類產業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引領示范效應。”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以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研發創新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專業園區,近年來,其高度重視園區內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面對生物醫療行業企業發展周期長,產品實現銷售的時間較慢,前期投入大等多方面因素,固定資產的投入在整體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中基本上很難作為投資評價,只有依靠知識產權才能讓創新型企業融資獲得憑據和能力。”該園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幫助創業企業建立知識產權風險管控,備檔所有技術資料,提前幫助創業者篩選技術創新點,避免技術迭代導致的專利無效或者專利價值喪失。同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還推出了科技金融超市,為入孵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投融資、法律、創業咨詢及輔導等方面的綜合服務,助推園內企業成長,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
為發揮高價值專利對產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積極推動北京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建設與發展,指導各知識產權聯盟開展關鍵技術聯合創新、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專利組合布局、專利池構建、知識產權爭端合力應對,以及專利價值實現等專項工作,形成創新驅動與知識產權戰略運作的全過程協同聯動工作格局,促進產業轉型和提質增效升級。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新增北京高端精密機電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和中藥大品種等5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指導新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申請并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審核。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20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審核,各備案聯盟成員總數近200家,其中包括清華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10余家。
此外,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加速構建“平臺、機構、基金、產業”四位一體的知識產權運營生態體系。制定了《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試點示范單位認定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引導各類運營機構建立知識產權運營機制、加強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探索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培養知識產權運營人才。目前,北京市已有32家單位被認定為“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開展多層次調研和研討活動,推動北京地區的行業協會、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等國家專利協同運用試點單位開展本領域的知識產權分析、預警和運營工作。召開以“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助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主題的北京市知識產權運營重點產業分析成果發布會,發布了移動互聯網、抗腫瘤中藥相關制劑、信息菌素、云計算、新能源汽車等5項重點產業領域專利分析報告,推介了第二批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目錄。
“高價值專利培育是專利工作的升華,需要企業、高校、服務機構等多方共同發力。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將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為主線,以全力服務‘高精尖’經濟結構、重點功能區和京津冀創新改革試驗區為三大任務,不斷推動這一工作有序開展,從而推動創新、助力發展。”李鐘表示。
更多北京專利申請內容資訊相關閱讀推薦:北京六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第一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北京高價值專利讓“高精尖”經濟更具活力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