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居然曾想改名,就連商標都準備好了!
11月7日上午,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日前舉行的小米投資年會上發表演講。提到過去兩年小米低迷期,雷軍稱在小米跌出世界前五時,一度想把公司名稱從小米改成others,后來被告知工商局不讓注冊。
這一年,知名企業不知道抽了什么風,紛紛宣布改名,前有麥當勞更名金拱門,后有“蔻馳”改為“掛毯”。近日,雷軍在投資者大會上爆料,自己在小米低谷時曾經想把公司改名叫“others”。
因為在手機銷量份額排行第五名之外的廠商,榜單統一顯示為“others”,是其他份額較小的手機廠商統稱。而這些手機廠商加起來的份額是39.9%,改名“others”就能假裝在份額排行榜排到第一名。不過最后小米副總裁劉德告訴雷軍說,工商總局不讓注冊。
大多數人也許會把這句話當成雷軍的一個玩笑,但真相是,小米更名恐怕并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動了真念頭。
在查詢企業信息的時候,會發現真的沒有一家公司叫做“others”,看來工商局并沒有騙人,但根據商標局官網提供的信息顯示,小米在2015年提交了“others”的相關商標申請,類別包括了小米大部分的核心產品。這些商標如今都已經通過了注冊。
而2015年,也是小米被大牌科技公司和新興創業公司推出多款低價高配手機“圍攻”的一年,在那一年,小米首度出現銷量下滑,讓出銷量寶座。也就是說,即便企業名改變不了,小米可能真的動過更改品牌名的想法。
因為雷軍一直對外界的評價頗感委屈,他說:各位,這是全球的排名,其實我們排在世界第六。媒體老是罵我,我有時候有點個性,我就說:世界第六丟人嗎?其實也不丟人!
這種低迷持續了足足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里,oppo和vivo開始在線下持續發力,華為則不斷在向海外發起進攻。唯獨小米只能時不時出現在手機測評人的批評稿里。
就在大家都覺得小米就此暗淡時,小米卻在9月發布官宣,2017年9月份單月出貨超過1000萬臺,小米重回世界第五的位置。
在這份成績單面前,雷軍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他在投資年會中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認真拼命工作,還笑稱手機行業不是人做的行業,因為手機行業業績一旦開始下滑,就等于進入了死亡通道,沒有幾家公司能夠逆轉,競爭難度超過絕大部分行業。
總之,雷軍暗搓搓準備的others商標終于不用派上用場了,小米依然是小米,想改名others的事情,現在也可以當成段子,輕松說給投資者聽,博君一笑了。
那些年改過名的企業
其實企業品牌改名的事情,也一直不少見。迅雷迅雷看看改名響巢看看、滴滴打車更名為滴滴出行、阿里旅行改名飛豬等等。
但這些企業更名多多少少都有不得已的原因,有的是被收購了,有的是被人投訴,有的則是業務擴展的需要。很少有像雷軍一樣,因為被排行榜歸為“others”感到委屈而決定改名的。
事實上,企業名完全可以算作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凡是能叫資產的東西最好都不要輕易去動。一個有消費者基礎的名字總比新名字好。公司改名失敗的案例已經有很多,但凡公司更名或換商標也引來不少吐槽,特別是滴滴出行的新標志還曾被質疑為抄襲。
企業改名其實和人改名一樣,一個人改名字需要去公安機關備案,之后像銀行貸款等一系列的業務都需要修正,企業同樣也是。所以企業在改名之前一定要考慮到成本問題。
想要通過改名字來改變自身發展狀態其實是不成立的。所以,如果公司本身業務發展不是很好,改名基本上也不會改變什么,畢竟企業發展并不是靠八字風水,盲目改名只會讓這家公司處境越來越艱難罷了。因此,改名需謹慎。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小米居然曾想改名,就連商標都準備好了!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