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商標轉讓,這枚商標為他帶來六位收益!
商標除了投入產品宣傳,還能怎么用?最近,一枚名為“持久”,正如名字一樣,這枚商標也確實足夠持久。我想這枚商標轉讓的經歷應該能給出很好的答案。
這枚商標的持有人是廣州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老板,在醫療器械行業摸爬滾打了數年,在1999年創立了名為“持久”的性用品專賣店并花費3000元注冊了“持久”的商標。
后來雖然改行了,但這枚商標一直都留在手里,這一留就是十幾年。
俗話說是金子總是會發光,更何況這枚商標的其中一個類別是“避孕套”,名字與類別契合非常完美。于是在今年8月,有一名買家找到了持有人,以54萬的價格買下了商標。
從3000元到54萬元,這枚持久的商標價值足足翻了180倍!
商標轉讓,輕松實現再利用
你以為這只是天上掉餡餅的案例?但其實天價商標轉讓早已不是新鮮事。
例如著名的餐飲品牌“湘鄂情”,曾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一塊實打實的金字招牌。2015年,“湘鄂情”系列商標受讓價格高達1.3億元。
2016年12月1日,“江南人民公社”和“人民公社”注冊商標在淘寶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高達200萬,引來了兩千余人的關注。
一名小伙讀完小說《羋月傳》后,相中羋月這兩個字,想以此為名開一家糕點店,于是花4000多元成功注冊“羋月”商標。16個月后,廣東一家食品企業開價100萬元欲購買此商標。
這些日趨走高的商標交易價格雖然并不是商標交易的全貌,但是卻能夠代表商標交易的高度。購買商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創業時的一種選擇。
哪種商標才值錢?
目前市場上的商標價格參差不齊,想要分辨商標的好壞,許多人是“全憑感覺”,但其實商標的價值判斷還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看類別。眾所周知,商標存在45個類別,在名字相同的情況下,可能因為類別不同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命運。名字取得再好,也需要類別作為支撐。
文章開篇提到的“持久”商標,就是因為名字與類別契合,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因此受到了買家的青睞。
一般來說,哪些類別屬于熱門要結合當前的創業環境作分析,不過衣食住行永遠是一個主流選擇。第25類服裝鞋帽、第29類食品、第30類方便食品、第33類酒類、第43類餐飲住宿、第35類廣告銷售商標都是“搶手貨”。在交易中也備受青睞,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第二看名氣。雖然名字和類別的契合度很重要,但有時候名氣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羋月”商標,單看名字和類別可能無法形成什么關聯,也看不出任何商業價值。但在連續劇熱播之后,這個詞匯就成了人人皆知的熱門詞匯,充滿商機。
有些企業和個人往往能夠從歷史名人,熱門成語等文化資產中挖掘到靈感和創意,也就為商標增加了不少的價值。
第三看使用,使用過的商標和未使用的商標是天差地別的。經過使用,特別是使用后具有一定名氣的商標,其承載了市場、消費者的口碑。交易價值就更高。
如果商標是馳名商標,或者擁有各種證書,那么還會有品牌溢價,交易價格必定不菲。
第四看是否完整,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中可以選擇10個小類,但在申請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小類被駁回,最后雖然也拿到了注冊證,但適用范圍也大大縮小,甚至關鍵的小類也沒拿到。這樣的商標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同理,如果一個商標注冊了45個大類中的多個類別,也會比只注冊一個類別的要值錢,因為未來可以拓展的項目更豐富。價格也就會相對更高。
商標注冊還是商標購買?
商標究竟是商標注冊還是購買,這是企業經常會考慮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網紅奶茶店”——喜茶的創始人聶云宸就曾告誡創業者不要浪費時間在商標注冊上,直接購買更好。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注冊的商標會更符合心意,更能表達自己的構想。
不論是注冊還是購買,都是宜早不宜遲的。隨著每年商標注冊申請量的增加,商標駁回率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文字和字母商標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對企業來說相當重要。而2個字的、3個字的商標,都是不少企業的首選。
而評估商標價值是一項技術活,通過自己評估總是不太容易拿準,想知道你的商標究竟值多少錢?完全可以依靠專業商標評估機構,專業的工作人員可以科學地評估商標價值,也能更好的撮合商標交易,保證交易的安全進行。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因為商標轉讓,這枚商標為他帶來六位收益!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