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是不是專利流氓?答案是:NO
手機制造業是是技術創新的結晶,同時也是涉及專利十分密集的產業。這給了業內一些專利流氓公司可乘之機,這些專利流氓四處出擊,專門以訴訟官司牟利,手機行業也就成為了專利流氓訴訟的重災區。在大家反感專利流氓的同時,也難免矯枉過正,一些專利開發者合理的專利保護訴求也被攻擊為專利流氓。比如高通以其成功的高通專利授權模式獲得合理回報,卻被攻擊為“專利流氓”,這不僅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更是對通過創新取得專利成果的企業非常的不公平。
先來看看到底什么是專利流氓?所謂專利流氓,是沒有實體業務,利用低價收購而來的專利對目標業起訴,從而獲得巨額賠償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專利流氓具有這幾點特征:第一,專利流氓沒有實體業務,自己沒有專利,更不會投入巨大金錢心力研發專利;第二,專利流氓以低價向破產公司購買專利;第三,專利流氓通過打制度的擦邊球以重要專利來起訴大公司獲取巨額賠償,并以此生存。
高通是不是專利流氓?得出答案很簡單,肯定是:NO!以上專利流氓的特征高通一條也不占。專利流氓沒有實體業務,自己沒有專利,不會持續以巨大研發成本來創新。在這一點上,高通與專利流氓具有本質區別。眾所周知,30年來,高通始終以強大的科研創新實力著稱。在電信、汽車、航空航天與國防、IT等4個領域,高通的專利數量及專利覆蓋率均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電信領域,高通專利數量領先第二名企業接近一倍。高通強大的創新能力是源自初創時就具備的創新“基因”。高通每年以20%的稅前收入投入研發,這在科技公司中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到目前為止,高通在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了440億美元。不斷的創新,冒著高度不確定性的風險,高通才擁有今天這么多的專利成果。相對于專利流氓沒有實體業務,自己沒有專利,通過收購專利的做法,高通明顯是通過承擔巨大風險創新才取得專利技術,從這一點來說,高通顯然不是專利流氓,而是一家專注創新的企業。
專利流氓以低價向破產公司購買專利,甚至會用未來訴訟獲得的專利費作為購買專利的費用,這是典型的專利流氓行為。反觀高通,不僅自身專利積淀非常厚實,更是有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實體業務,采用高通驍龍平臺的安卓終端數量超過10億部。從這一點來說,高通不僅不是專利流氓,反而是業內的領導者。一個引領行業發展的企業,怎么可能是專利流氓呢?
專利流氓通過鉆現有專利制度的空子大打擦邊球,枉顧公平、合理、非歧視的原則,借助專利以偷襲的方式對知名公司提起訴訟獲從而取巨額賠償,并以此生存。這一點更與高通相去甚遠。因為一直以來,高通不但對專利技術的研發投入巨額資金并承擔巨大風險,其專利成果來之不易。而且高通認為,專利不是鎖在保險柜里的商業秘密,只有分享給更多的手機廠商,才能實現百花齊放,才能促進手機制造業的繁榮。高通絕不故步自封,更希望把自己掌握的核心專利技術分享出來,讓整個產業從中受益,而且范圍不僅限于國內,還包括整個國際市場。對于那些正在成長的國內手機廠商,高通也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支持,讓一些國產企業一舉跨過專利門檻,能夠開拓海外市場。攻擊高通是專利流氓,說到底是一些企業對于要不要為專利付費,或者付多少費用,為自己的主張找一個討價還價的借口。這么做不但不尊重知識產權,其行為也比專利流氓好不了多少。
以上這些專利流氓的核心定義,高通一條都不占。所以說,將高通指為專利流氓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仔細一分析就全都站不住腳。其實無論是知識產權,還是專利技術,只有受到法律保護才能保障創新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激勵企業創新不止。如果專利技術無人尊重,始終被濫用,不能在市場上獲得合理的價值,那么創新的投入將無以為繼,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當前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競爭日漸激烈,出海發展成為必然選擇,那么就要遵守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雖然會碰到專利流氓但不能因噎廢食,在始終堅持自身不斷創新專利的同時,更要尊重別人的專利,使用專利要合理付費,這樣才能夠越走越遠。更多高通專利資訊請登錄一品標局官網查閱。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高通是不是專利流氓?答案是:NO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