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稱深圳一城的專利申請量占全中國的一半
7月8日韓國媒體報道稱,深圳已經成為中國創新驅動力最強的城市,在2015年申請國際專利的統計數據中,深圳申請件數名列全國第一,是其后四個城市之和的兩倍,報道如下:
最近亞洲最繁榮的城市就是中國南部的廣東省深圳市,從簡單幾個指標就能看出來。深圳過去3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9.3%)遠超同一時期全國的平均增長率(7.3%)。深圳企業去年申請的國際專利件數(13308件)比排名第2到第5的北京、上海、廣州、杭州4個城市的合計還要多一倍,將近全國的一半。
大企業和新生創業企業的同時發力更帶動了這樣的活力。很多像騰訊(游戲)、華為(通訊設備)、比亞迪(電動汽車)、大疆(無人機)等爭奪業內世界第一的大企業從小規模時期就開始在深圳發展,現在依然把總部設在深圳。創業的熱潮更是火熱。去年年末之前的最近34個月時間里,共有69萬多家企業誕生(深圳市政府統計),相當于每2分鐘就有1家企業創業,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創業大井噴。這也導致去年一年就有2.6萬多家創投企業和私募基金登場,住宅平均價格也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暴漲90%。
深圳在1980年被指定為“一號經濟特區”之前只是一個3萬多人口的貧困村,現在已經脫胎換骨成為1130萬人口的亞洲第一創新城市和中國經濟新“火車頭”。這種奇跡般的變身的原因在于,外地人占總人口90%的開放性、與香港地理相近、最晚一天之內就能制作出任何試制品的硬件能力、居住者平均年齡33歲帶來的活力等。
不過,當地人最近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的發展核心卻是另外一個因素,即過去36年間,深圳市政府堅持采取了培養人才和企業、減少監管、支持企業家的創新力量等親企業政策。
舉例來說,深圳市3年前在全國率先取消了最低注冊資本制度,之后還制定了網上注冊公司制度。在深圳,只需要1元錢就可以在3到4個小時之內完成注冊公司的所有流程。燕達集團副總裁曹坪圭表示,“低利率的貸款和研究費用等市政府直接、間接的支持完美構建了深圳市的創業相關基礎設施。深圳有無數24小時不熄燈的研究室。”
不知從何時起,在韓國已經找不到充滿經濟活力的城市。曾被認為是韓國制造業心臟的巨濟、蔚山、浦項等城市早已不復當年的繁榮。韓國政府通過準強制分配的方式拖住了大企業的后腿,已經難以從各市、道運營的創造經濟革新中心聽到令人鼓舞的成功消息了。
情況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但被“平等比增長更重要”的經濟民主化思想綁架的政治家們仍然以限制企業活動為目標,專注于鮮明性競爭。若“反企業、沒企業”的氛圍繼續擴大,很明顯誰將會在韓中日東北亞三國的新產業“三國志”中成為失敗者。難道我們真的就沒有領導力像深圳一樣,哪怕只有一半也好,帶領經濟復興嗎?
更多深圳專利申請內容資訊相關閱讀推薦之深圳國際PCT專利申請量連續13年全國第一http://www.huipinxiu.net/shangbiaos/12061.html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韓媒稱深圳一城的專利申請量占全中國的一半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