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商標帶來1億用戶,"大姨嗎"商標變更為"大姨媽"
昨天,女性健康管理APP“大姨嗎”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和健康時報,發布了2017年《中國女性生理健康白皮書》,這是大姨嗎APP連續四年針對女性健康領域發布白皮書。
(這款軟件在年輕女性中很受歡迎)
大姨嗎問世于2012年,是一款以經期健康為核心的APP。其功能包括經期記錄、經期預測、易孕期預測等,同時也是國內活躍的移動女性社區。截止到2016年6月,“大姨嗎”的注冊用戶已超過1億,日活躍用戶超過500萬。
說起這款APP,從商標名字上就非常的傳奇。相信商標注冊人一定都非常清楚,商標局對于商標名字的審查非常嚴格,除了商標近似外,還要考慮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至于什么樣的商標會造成“不良影響”,尺度則在審查員自己心中。
社會雖然正在不斷進步,但是一直以來談及性教育、女性生理健康的方面,大部分還是比較隱晦的,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用別的詞來指代一些生理現象。
因此在一般人看來,“大姨嗎”諧音“大姨媽”,在社會上長期被指代為“女性經期”,是很有可能以“造成不良影響”被駁回的。
然而北京康智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一口氣拿下了46個“大姨嗎”的商標。商標的直觀性和一點“小奇葩”為APP前期宣傳帶來了不小的幫助,“大姨嗎”與APP提供的服務很好的對應上。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大姨嗎已經實現全面盈利,全年營收規模將達到2.15億元,毛利潤將超過30%。目前,大姨嗎的營收包含廣告和電商兩塊業務。
(大姨嗎APP截圖)
據大姨嗎CEO柴可介紹,大姨嗎今年到現在為止的電商整體收入是去年的3倍,以前有的洗發水、面膜現在都不賣了。這主要是因為大姨嗎看到了女性生理的私護健康品類的增長,并將精力集中在這個事情上。
最重要的是,大姨嗎在發布會上,悄然將自己原先的品牌“大姨嗎”變成了“大姨媽”。對于商標變更的原因,柴可解釋,此前“大姨嗎”使用口字旁的“嗎”是覺得用它來代表女性經期比較委婉。但后來他聽從了一位資深市場人士給他的建議: “在一個女孩子的手機上有一個經期管理APP,你認為她還會顧慮‘大姨ma’的‘ma’是口字旁的,還是女字旁的嗎?”
柴可也發現,把口字旁的“嗎”變成了女字旁的“媽”,剛好還能恰到好處地表明團隊的決心:“我們將更正視女性經期管理,同時也希望女孩子正視而不是避談這件事情和相關的問題”。
通過查詢可以看到,大姨媽的商標雖然不如“大姨嗎”的數量要多,但是主要類別都拿下了,別的類別大多也在無效宣告中。
在盈利之后,大姨媽還準備在三年后在創業板上市。其實大姨媽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做這方面工作的公司,它的同行美柚,在一年前宣布規模化盈利,兩家公司都是以女性經期管理工具起家,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卻漸行漸遠。
美柚在發展壯大后,將觸角伸進了電商的方方面面,不僅賣女性相關的東西,也開始涉及數碼產品。而大姨媽的這一次更名,似乎表明了公司要在女性健康管理方面扎根越來越深。兩家公司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目前來看很難判斷誰才是更有遠見的。
對于一款做經期管理工具的APP來說,大姨嗎這個商標與提供的服務有很大的關聯性,幫助公司在市場上迅速站穩了腳跟,如今更名后的關聯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未來可以期待。
從大姨媽APP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商標帶來的價值比想象中的還要巨大。但在商標資源越來越匱乏的當下,想要獲得一個滿意的商標,需要更加豐富的創意加上執行力,才不會與商標失之交臂。商標變更,商標注冊,上一品標局就夠了!
閱讀推薦: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1個商標帶來1億用戶,"大姨嗎"商標變更為"大姨媽"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