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版權保護之路,別讓黑洞成為“黑洞”
先是給黑洞照片打上水印備受質疑,后因國旗、國徽等照片違規被迫道歉,隨后以版權保護之名謀利的商業模式遭到討伐……4月12日,天津網信辦通報稱,連夜約談視覺中國網站,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并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進行督導檢查。對此,視覺中國再次發表致歉信稱,將全面徹底整改,在此期間暫時關閉網站。如果喜歡一品知識產權的文章,可以關注一品知識產權版權登記網,更多精彩的資訊等著您!
某種意義上,事件的一波三折,既讓相關企業重溫了“敬畏市場、尊重規則”的樸素道理,也給公眾上了一堂意義深遠的版權保護公開課。近年來,從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法律體系,到經營者將產權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到“葛優躺”維權案、鄭淵潔童話形象商標維權案等典型案件加深公眾產權保護的意識,來之不易的產權保護環境和社會共識,見證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堅實步伐。這其中,以視覺中國為代表的版權管理交易公司,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問題在于,當版權保護背離了保護所有者利益、促進文化事業發展這樣一個初衷,異化成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就需要格外警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視覺中國們”此次遭遇的集體討伐,可以說是日積月累中形成的“眾怒”。媒體曝光的情況來看,將大量開放版權的照片“占為己有”“蓋戳賣錢”,涉嫌對著作權的侵犯;故意散播存在版權的照片給媒體和企業“挖坑”,這種碰瓷式維權存在“釣魚”嫌疑;法律明確規定不能用作商業用途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在網站上堂而皇之出售,暴露企業內容把關審核上的缺失;而面對批評指責時振振有詞、我行我素,也彰顯了相關企業一貫的傲慢和自大……凡此種種,難以構建一個健康有序的版權市場,反而扭曲了產權保護的心態。
“尊重著作權,不意味要‘尊重’視覺中國的經營方式;吐槽視覺中國,也不能損害來之不易的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共識。”互聯網討論中,這樣的聲音反映出此次風波,已經超出糾正個別企業行為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構成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進步的一個鮮明注腳。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在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實的同時,關鍵在于汲取教訓、規范經營行為,對圖片使用、版權歸屬、內容審核、侵權裁量等環節,拿出符合法律規范、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優化舉措。也要檢視自己的商業倫理,重新確定自己的企業價值,真正以版權保護來助力市場健康發展,以優質產品服務來贏得用戶和尊重。
當然,置身一個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時代,版權保護面臨的新挑戰,要求管理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客觀來說,相比較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不斷迭代的產品創新,版權保護體系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網絡轉載規范、新興媒體圖片使用、市場交易規則等方面的短板,給違法違規者以可乘之機。解決這些問題,技術創新提供了一個思路,但還需完善法律體系、強化市場規范、加大監管力度,更需要全社會形成正確的版權保護觀。惟其如此,版權保護之路才能走得更好,黑洞照片才不會成為版權“黑洞”。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走好版權保護之路,別讓黑洞成為“黑洞”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