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倫”二字展開了一場長達4年的商標權屬糾紛,“中倫”商標糾葛見分曉
一方為從事法律服務的知名律所,一方是從事房地產咨詢的企業,雙方看起來本不相干,卻因上述律所原合伙人、企業現法定代表人陳某而聯系在一起,并圍繞“中倫”二字展開了一場長達4年的注冊商標權屬糾紛。 近日,雙方糾紛有了新的進展。6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北京中倫房地產咨詢公司(下稱中倫公司)的上訴,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對第3466842號“中倫”商標(下稱訴爭商標)予以撤銷注冊的復審決定最終得以維持。
根據商標局7月20日發布的第1608期商標公告顯示,訴爭商標的注冊已被撤銷,其商標專用權自公告之日起終止。
是否使用各執一詞
記者了解到,1992年12月,北京市司法局批準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下稱中倫律所)成立,經營形式為合作制,陳某為業務執行人之一。1993年1月,中倫律所正式開業。1994年,中倫律所經營形式改為合伙制,陳某為合伙人之一。2000年4月,中倫律所與金通律師事務所合并,名稱變更為北京市中倫金通律師事務所。2008年,北京市中倫金通律師事務所更名為中倫律所。
據悉,中倫律所以房地產法律服務起家,目前已成為其優勢業務領域,連續多年被亞洲法律雜志(ALB)評為年度最佳房地產律師事務所、被錢伯斯(Chambers)評為房地產年度最佳中國律師事務所等。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倫公司于1993年5月注冊成立,企業類型為集體所有制,陳某擔任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信息咨詢服務及投資信息咨詢等。2014年2月,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中倫公司對出資情況進行變更,中倫律所成為該公司投資者,持股100%。
陳某后來退出中倫律所,并于2003年9月注冊成立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下稱中倫文德律所),擔任該律所主任。據中國商標網顯示,2003年8月與12月,陳某分別提出第3660657號“中倫文德”商標和第3839548號“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ZHONGLUN W&D LAW FIRM及圖”商標的注冊申請,并分別于2011年12月與2006年5月被核準注冊,兩件商標均被核定使用在法律服務、法律研究、律師服務上。
招致中倫律所與中倫公司此番糾紛的訴爭商標,系由中倫公司于2003年2月提出注冊申請,2009年1月被核準注冊,核定使用在法律服務、知識產權咨詢、仲裁、知識產權監督服務、法律研究等第42類服務上。
2014年3月,中倫律所針對訴爭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撤銷申請,主張中倫公司于2011年3月14日至2014年3月13日期間(下稱指定期間)連續3年未使用訴爭商標。
據悉,商標局針對訴爭商標向中倫公司發送了關于提供注冊商標使用證據的通知。在指定期限內,中倫公司并未向商標局提交訴爭商標的使用證據。經審查,商標局認為中倫律所的申請撤銷理由成立,遂于2015年2月作出對訴爭商標予以撤銷注冊的決定。
中倫公司不服商標局作出的決定,于2015年3月向商評委提出復審申請,主張該公司并未收到商標局針對訴爭商標所下發的關于提供注冊商標使用證據的通知,因而未能及時向商標局提交訴爭商標的使用證據。同時,中倫公司依法有效存續并持續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其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于指定期間在核定服務上對訴爭商標進行了實際使用,訴爭商標不存在連續3年停止使用的情況。
2016年6月,商評委作出撤銷復審決定認為,中倫公司提交的證據未能形成有效的證據鏈,不能證明其于指定期間在核定服務上對訴爭商標進行了公開、真實、有效的商業使用。據此,商評委決定對訴爭商標的注冊予以撤銷。
中倫公司不服商評委作出的上述復審決定,隨后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對簿公堂展開激辨
在一審訴訟階段,圍繞訴爭商標于指定期間在核定服務上是否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這一爭議焦點,雙方在庭審中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經審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中倫公司提交的證據或未顯示訴爭商標標志而不能證明訴爭商標的實際使用,或未顯示使用時間及使用主體和服務來源,整體上不能證明訴爭商標于指定期間在法律服務、知識產權研究等核定服務上進行了真實、有效、合法的商業使用。據此,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中倫公司的訴訟請求。
中倫公司不服一審判決,繼而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圍繞訴爭商標是否于指定期間在核定服務上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雙方展開了新一輪交鋒。
經審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中倫公司提交的用以證明將訴爭商標“中倫”作為信息名址關鍵詞使用且出現在律師名片上的證據,或不能體現出“中倫”標志的具體使用方式以及與核定使用服務有何關系,或未顯示使用時間且沒有其他證據相佐證,不能證明中倫公司于指定期間在法律服務、知識產權咨詢等核定服務上對訴爭商標進行了真實的使用;中倫公司提交的其與中倫文德律所共同和企業簽訂的專項法律顧問委托代理協議等證據,其中所顯示的對“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及圖”標志的使用不能視為中倫公司對“中倫”商標的使用,而法律服務方案及通知書不足證明訴爭商標于指定期間在核定的法律服務、知識產權咨詢等服務上進行了持續的、公開的使用。
綜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中倫公司提交的在案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無法證明訴爭商標于指定期間在核定服務上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據此終審駁回中倫公司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圍繞“中倫”二字展開了一場長達4年的商標權屬糾紛,“中倫”商標糾葛見分曉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